[发明专利]智能电网切换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52529.5 | 申请日: | 2017-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070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商亚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商亚锋 |
主分类号: | H02J9/06 | 分类号: | H02J9/06;H01F38/36;H01F27/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电网 切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电网用自动化配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电网切换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力网络中,有许多用户对供电可靠性要求很高,例如煤矿等,这些单位一旦发生电网负荷异常或停电故障,将会给单位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甚至造成人员伤亡,所以在这些单位的供电系统中,都需要备有主电源和备用电源,当出现电网负荷异常或主电源出现故障时,备用电源必须立即投入恢复供电,为了实现这个目的,需要通过电网负荷切换机构在主电源和备用电源之间进行自动切换;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作为电网负荷切换机构中获取电参数的关键元件,其工作可靠性非常重要,然而常用的电磁式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因其固有缺陷已不能适应电力系统的发展,目前基于LPCT的电子式电流或电压互感器虽已有工程应用,但不论是采用电子式电流或电压互感器还是采用常规电流或电压互感器的方式,都不能解决常规电流或电压互感器易发生铁磁谐振等缺点,无法适应智能电网的发展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电流电压组合式互感器采集电信号、在主电源和备用电源之间进行自动切换的智能高压电网切换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高压电网切换装置,包括隔离开关、第一断路器、第二断路器,所述第一断路器、第二断路器设置在隔离开关两侧,所述隔离开关包括主接线柱、副接线柱、出线柱、隔离刀,第一断路器包括有第一出线柱和第一进线柱,所述第一进线柱与主电源电连接,第二断路器包括第二出线柱和第二进线柱,所述第二进线柱与备用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一出线柱与主接线柱电连接,所述第二出线柱与副接线柱电连接,所述隔离刀包括主隔离刀头、副隔离刀头、主转轴、副转轴、主绝缘拉杆、副绝缘拉杆,所述主隔离刀头、副隔离刀头构成135℃的V形,所述主转轴动力输入端与驱动机构相连接,所述主转轴动力输出端与主绝缘拉杆一端连接,主绝缘拉杆另一端与主隔离刀头连接,所述主转轴与主隔离刀头联动;所述副转轴动力输入端与驱动机构相连接,所述副转轴动力输出端与副绝缘拉杆一端连接,副绝缘拉杆另一端与副隔离刀头连接,所述副转轴与副隔离刀头联动,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传动齿轮,所述电机通过传动齿轮与主转轴和副转轴联动,电机带动主转轴和副转轴同时联动,两侧受力均匀,还设置有两个电子式组合互感器,所述两个电子式组合互感器分别与第一进线柱、第二进线柱电连接,所述电子式组合互感器包括有立柱式绝缘子、风雨帽、绝缘油、电容分压式电压互感器、带铁芯的低功率电流互感器、罗格夫斯基线圈电流互感器、数据收集设备,所述风雨帽位于立柱式绝缘子上端,所述风雨帽一侧的下部设置有一次导线进线端,所述风雨帽另一侧的上部设置有一次导线出线端,所述电容分压式电压互感器、带铁芯的低功率电流互感器及罗格夫斯基线圈电流互感器高压部分设置在风雨帽内,所述立柱式绝缘子及风雨帽内部充满绝缘油;所述电容分压式电压互感器包括十个以上相互串联的电容组成的电容组,所述电容组设置在立柱式绝缘子内部,所述电容组一端与一次导体相连接,所述电容组另一端与电压数据收集设备相连接;所述带铁芯的低功率电流互感器包括一次绕组、小损耗二次绕组、小铁芯、分流电阻,所述一次绕组与一次导体串联连接,小铁芯位于一次绕组与小损耗二次绕组之间,所述小损耗二次绕组与分流电阻首尾连接构成回路,所述分流电阻两端分别引出连接线与数据收集设备连接;所述罗格夫斯基线圈电流互感器包括罗格夫斯基线圈、电子线路板、第一光纤、第二光纤、光源、二次处理装置,所述一次导体穿过罗格夫斯基线圈设置,所述电子线路板第一输入端与罗格夫斯基线圈相连接,所述第一光纤一端与电子线路板第二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光纤另一端与光源相连接,所述电子线路板输出端通过第二光纤与二次处理装置相连接,所述二次处理装置与数据收集设备信号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商亚锋,未经商亚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525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