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机器人控制系统的SPTA加减速插补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53980.9 | 申请日: | 201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325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王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大黄蜂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9/16 | 分类号: | B25J9/1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214 | 代理人: | 吴伟文 |
地址: | 510405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机器人 控制系统 spta 减速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器人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机器人控制系统的SPTA加减速插补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对机器人运行轨迹的控制主要通过加减速算法进行控制,加减速算法主要包括T(梯形加减速)与S加减速,其中,T形加减速算法分三个阶段:匀加速,匀速,匀减速,该算法具有设计简单,系统开销少,加速时间短,加速快的优点,但是,该算法经常导致加速不平稳,冲量大,特别是加速度较大情况下,冲量更大,容易造成降低精度,降低机械件强度及寿命。
S加减速与T形一样,S加减速分三个阶段,加速,匀速,减速,在加速过程中又细分成加加速、匀加速、减加速三个阶段,减速过程中又细分成加减速、匀加减速、减减速三个阶段,因此构成了七段式S曲线加减速算法。该方法的优点为加速平稳,冲量小,更能提高机器人寿命,其也存在许多不足,具体为:加速时间长,加速速度比梯形慢,系统开销大,对于机器人的高速运转比T形要慢,并且整个过程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匀加速或匀减速,并且在S形曲线加减速模型速度规划过程中,根据运动路径长度对模型进行分段求解,计算量大,编程复杂,需要的系统资源大,耗费的时间长,由于系统资源有限,从而影响速度规划和插补计算的实时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机器人控制系统的SPTA加减速插补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控制机器人运行轨迹的连续性,进而提高机器人控制精度。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机器人控制系统的SPTA加减速插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机器人运行轨迹以及运动方向,并将机器人运行轨迹切分均为K个等距离的小片段,其中,每个小片段为一步,从而将机器人的运行轨迹切分为K步,然后再将整个运动轨迹划分为四个状态,所述的四个状态分别为休闲状态、加速阶段、匀速阶段、减速阶段;
S2)、判断机器人在运动轨迹中所处的状态,并根据所处的状态,每步输出一个脉冲信号,并得到每个脉冲信号的周期Tti,并通过SPTA算法将脉冲信号转换为步数运行频率,并计算得到每步的主转动轴和从转动轴;
S3)、根据运行轨迹中每步的主转动轴运行参数,控制从转动轴运动,进而实现对机器人的多轴联动控制,从而实现对机器人运行轨迹的控制。
进一步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S2)中,还包括:
S201)、判断机器人在运行轨迹上是否处于空闲状态,如果不是,则跳到步骤S202);
S202)、定义一个长度为T的时间片段,每一步输出一个脉冲信号,通过SPTA算法对每个脉冲信号输出的时间片段T进行累加,计算得到输出每个脉冲信号的周期Tti,其表达式为:Tti=nT,(n=1,2,3....N),
其中,n为第i步时所有转动轴需要的时间片段数;
S203)、计算在第i步时每个转动轴的脉冲数参数pi,j(j=1,2,....R),其中,pi,j表示第j个转动轴在第i步的脉冲参数;
S204)、并将最大脉冲参数Maxpi,j对应的转动轴j作为第i步的主转动轴,其他的转动轴均作为第i步的从转动轴,从而确定每步机器人主转动轴、从转动轴需要的脉冲数;
S205)、计算第i步时主转动轴的插补周期Tsi=mT,其中,m为主转动轴在第i步时需要的时间片段数。
进一步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S3)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S301)、通过第i步的主转动轴的插补周期Tsi、以及每步脉冲信号的周期Tti、以及主转动轴的脉冲参数Pi,计算得到主转动轴在第i步时的脉冲输出条件,具体表达式为:
S=(Pi+1)Tti/TSi;
当S≥1时,表示第一个脉冲输出条件满足,主转动轴输出第一个脉冲信号,否则,表示输出的时间片段数不满足第一个脉冲的输出条件,继续输出该主转动轴的下一时间片段T,直至输出的时间片段数m满足第一个脉冲信号输出条件;
当S≥2时,表示第二个脉冲输出条件满足,主转动轴输出第二个脉冲信号,否则,表示输出的时间片段数m不满足第二个脉冲的输出条件,继续输出该主转动轴的下一时间片段T,直至输出的时间片段数m满足第二个脉冲信号输出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大黄蜂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大黄蜂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539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