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危尾矿的治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54050.5 | 申请日: | 2017-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8255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魏英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市黄岩法奥塑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C25/54 | 分类号: | E21C25/54;E21D20/00;E21D20/02 |
代理公司: | 宁波高新区永创智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64 | 代理人: | 付帅 |
地址: | 31802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尾矿 矿山开采 露天矿 安全防护 安全隐患 管理经验 自然生态 高崖 治理 矿山 综合治理 遗留 研究 恢复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危尾矿的治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做好安全防护准备工作,设立警界桩线,禁止非专业人员进入。本发明经过数年的潜心研究,结合丰富的矿山开采与管理经验,研究综合治理遗留矿山,消除安全隐患,恢复自然生态的一套方案,对于高崖面露天矿极为实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危尾矿治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危尾矿的治理方法。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矿难频发,环境也严重恶化,这是以前经济高速发展留下的伤痛。我国现有海量的废弃矿山,极为容易对附近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威胁。现有的绳锯切割距离较短,施工人员站在离切割机很近的地方作业,容易导致切割落石砸伤施工人员,且无法同时满足长距离和短距离切换切割。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高危尾矿的治理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危尾矿的治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做好安全防护准备工作,设立警界桩线,禁止非专业人员进入;
步骤2,对崖体进行分层治理,将崖体划分成多层;
步骤3,对每一层爆破遗留松动崖体进行切割,利用潜孔钻开凿钻孔,利用超强磁铁牵引锯绳绳穿过孔洞后,连接到切割机对松动崖体进行切割;
步骤4,对切割后的山体打入锚杆,挂上双层可降解高强网,用长臂高压喷浆机喷射种子浆,覆盖保水保温膜;
步骤5,对最下层的崖体进行平面开槽,回填土壤,种植爬山虎,以减缓崖面氧化;
步骤6,在整个矿区植树种草,规范绿化即可。
本发明经过数年的潜心研究,结合丰富的矿山开采与管理经验,研究综合治理遗留矿山,消除安全隐患,恢复自然生态的一套方案,对于高崖面露天矿极为实用,而且所用的设备结构稳定,便于操作,切割距离长,工作时微噪声,耗能低,效率高,最先进在于人员和设备都处于危险工作面对外很远的安全区域,切割落石不会产生任何安全隐患。且可在长距离和短距离切割中按需切换调节,可节省工作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切割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切割机的第一固定架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切割机的第二固定架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图1中A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控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4,一种高危尾矿的治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做好安全防护准备工作,设立警界桩线,禁止非专业人员进入;
步骤2,对崖体进行分层治理,将崖体划分成多层;
步骤3,对每一层爆破遗留松动崖体进行切割,利用潜孔钻开凿钻孔,利用超强磁铁牵引锯绳绳穿过孔洞后,连接到切割机对松动崖体进行切割;
步骤4,对切割后的山体打入锚杆,挂上双层可降解高强网,用长臂高压喷浆机喷射种子浆,覆盖保水保温膜;
步骤5,对最下层的崖体进行平面开槽,回填土壤,种植爬山虎,以减缓崖面氧化;
步骤6,在整个矿区植树种草,规范绿化即可。
所述步骤2中对崖体进行分层治理时,将崖体划分成多层阶梯形的结构,每层阶梯高15米。
所述步骤3中利用潜孔钻开凿钻孔具体为:利用潜孔钻横向开凿底部孔洞贯通后立向开凿纵向孔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市黄岩法奥塑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州市黄岩法奥塑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540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