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回转窑分级出料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54606.0 | 申请日: | 201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640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车涛;陈星;周全广;王弦;薛春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万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7/33 | 分类号: | F27B7/33;B07B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100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转 分级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窑炉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回转窑分级出料机构。
背景技术
回转窑被广泛应用于各大行业中,例如在建材、冶金、化工、环保等许多生产行业中,回转窑被用来对固体物料进行机械、物理或化学处理。目前回转窑出料都采用统一集中出料,未对物料粒径大小等进行区分,这就使得出料时物料很杂,这对出料端的密封、输送等造成很大困难。因为出料成分较杂,容易造成出料螺旋卡滞,影响回转窑的整体运行。由于统一出料成分复杂,这对后续物料的分选带来较大的难度,同时也大大增加了成本投入。
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能实现多级出料、且出料顺畅的回转窑分级出料机构,成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回转窑分级出料机构,以解决现有回转窑出料成分复杂,后续物料的分选难度大、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之一,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回转窑分级出料机构,包括回转窑筒体、螺旋输送管、第一筛网、第一抄网、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一筛网固定设置于回转窑筒体的内壁上;所述螺旋输送管设置于回转窑筒体内,其第一端穿过第一筛网并与所述第一抄网相通,其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出料口相通;所述第一抄网设置于第一筛网远离窑尾的一侧面;所述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均设置于所述回转窑筒体的窑尾,所述第二出料口与回转窑筒体相通。
优选地,所述螺旋输送管第一端的底部开设有缺口,所述第一抄网设置于所述缺口的下方,并通过所述缺口与所述螺旋输送管相通。
优选地,所述第一抄网与所述螺旋输送管接触的端面为敞口设置,且所述第一抄网上分布有若干网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筛网的孔径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抄网的孔径。
优选地,所述螺旋输送管沿回转窑筒体的轴向设置于回转窑筒体内的中心位置;和/或,所述第一筛网沿回转窑筒体的径向设置。
优选地,本发明一种回转窑分级出料机构还包括设置于螺旋输送管窑尾的尾罩,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并行设置于所述尾罩的底部。
优选地,本发明一种回转窑分级出料机构还包括第二筛网、第二抄网和第三出料口,所述第二筛网设置于第一筛网与窑尾之间,所述螺旋输送管穿过第二筛网设置;所述螺旋输送管包括第一层管道及套设于第一层管道内的第二层管道,所述第一抄网与第一层管道相通,所述第二抄网与第二层管道相通;所述第三出料口设置于回转窑筒体的窑尾,所述第一出料口与第一层管道相通,所述第三出料口与第二层管道相通。
优选地,所述第一抄网的第一端与第一层管道相连,其第二端设置于回转窑筒体的内壁上;
和/或,所述第二抄网的第一端与第二层管道相连,其第二端设置于回转窑筒体的内壁上。
优选地,所述第二筛网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一筛网的孔径。
优选地,所述螺旋输送管通过支撑件安装于回转窑筒体内部,所述支撑件一端与回转窑筒体的内壁连接,其另一端与螺旋输送管的外管壁连接。
优选地,所述螺旋输送管第一端的管壁上设置有若干通孔。
上述结构的回转窑分级出料机构,包括回转窑筒体、螺旋输送管、第一筛网、第一抄网、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一筛网固定设置于回转窑筒体的内壁上;所述螺旋输送管设置于回转窑筒体内,其第一端穿过第一筛网并与所述第一抄网相通,其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出料口相通;所述第一抄网设置于第一筛网远离窑尾的一侧面;所述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均设置于所述回转窑筒体的窑尾,所述第二出料口与回转窑筒体相通。通过上述设置,回转窑筒体内的物料通过第一筛网的筛分,小于第一筛网筛孔孔径的物料经第一筛网后通过回转窑筒体输送到第二出料口进行出料,大于第一筛网筛孔孔径的物料经第一抄网抄入螺旋输送管内,通过螺旋输送管输送到第一出料口进行出料,实现了回转窑不同粒径物料的分级出料,降低了后续处理成本,亦减轻了出料的难度,提高了设备的整体可靠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发明一种回转窑分级出料机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回转窑分级出料机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简图。
附图标记的对应关系为:
1 回转窑筒体
2 第一筛网
3 尾罩
4 拖轮
5 第一抄网
6 螺旋输送管
7 支撑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万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万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546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