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人体距离拉伸的相机拍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55287.5 | 申请日: | 201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8429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佘以道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太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H04N5/232;H04W36/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刘羽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惠州市东江高新区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人体 距离 拉伸 相机 拍摄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人体距离拉伸的相机拍摄系统,包括:WIFI通信接口,用于与附近的WIFI通信设备建立双向的WIFI通信链路连接;蓝牙通信接口,用于与附近的蓝牙通信设备建立双向的蓝牙通信链路连接;信号检测设备,用于检测WIFI通信接口进行数据收发的实时数据吞吐量,并在所述实时数据吞吐量小于等于预设带宽阈值时,发出通信不畅信号,还用于在所述实时数据吞吐量大于预设带宽阈值时,发出通信顺畅信号;MS存储卡,设置在相机内,与所述信号检测设备连接,用于运行存储所述预设带宽阈值。通过本发明,能够提升相机对人群拍摄的成像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相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人体距离拉伸的相机拍摄系统。
背景技术
相机品种繁多,按用途可分为风光摄影相机、印刷制版相机、数码相机文献缩微相机、显微相机、水下相机、航空相机、高速相机等;按照相胶片尺寸,可分为110相机(画面13×17毫米)、126相机(画面28×28毫米)、135相机(画面24×18,24×36毫米)、127相机(画面45x45毫米)、120相机(包括220相机,画面60×45,60×60,60×90毫米)、圆盘相机(画面8.2x10.6毫米);按取景方式分为透视取景相机、双镜头反光相机、单镜头反光相机。
任何一种分类方法都不能包括所有的相机,对某一相机又可分为若干类别,例如135相机按其取景、快门、测光、输片、曝光、闪光灯、调焦、自拍等方式的不同,就构成一个复杂的型谱。相机利用光的直线传播性质和光的折射与反射规律,以光子为载体,把某一瞬间的被摄景物的光信息量,以能量方式经照相镜头传递给感光材料,最终成为可视的影像。相机的光学成像系统是按照几何光学原理设计的,并通过镜头,把景物影像通过光线的直线传播、折射或反射准确地聚焦在像平面上。摄影时,必须控制合适的曝光量,也就是控制到达感光材料上的合适的光子量。因为银盐感光材料接收光子量的多少有一限定范围,光子量过少形不成潜影核,光子量过多形成过曝,图像又不能分辨。
相机是用光圈改变镜头通光口径大小,来控制单位时间到达感光材料的光子量,同时用改变快门的开闭时间来控制曝光时间的长短。
发明内容
当前,相机拍摄中,最为常见的拍照场景是对多人的人群合影,由于场地的限制和取像框大小的限制,拍下的合影通常会出现密度过稠或过疏的情况,影响了合影效果,而后期的图像处理不可避免地对图像造成失真。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人体距离拉伸的相机拍摄系统,将合影人群密度的调整放置在拍摄前端进行。
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两个重要发明点:
(1)在拍摄的人群密度过稠时,在图像中对各个人体目标进行位置拉升处理,以扩大各个人体目标之间的距离,以降低所述实时人员密度,并将拉升处理后的图像作为相机输出图像,从而保证了相机对人群拍摄的效果;
(2)引入了各种有针对性的图像处理设备,提高了图像处理的精度和速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人体距离拉伸的相机拍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WIFI通信接口,用于与附近的WIFI通信设备建立双向的WIFI通信链路连接;
蓝牙通信接口,用于与附近的蓝牙通信设备建立双向的蓝牙通信链路连接;
信号检测设备,用于检测WIFI通信接口进行数据收发的实时数据吞吐量,并在所述实时数据吞吐量小于等于预设带宽阈值时,发出通信不畅信号,还用于在所述实时数据吞吐量大于预设带宽阈值时,发出通信顺畅信号;
MS存储卡,设置在相机内,与所述信号检测设备连接,用于运行存储所述预设带宽阈值;
接口切换设备,分别与所述信号检测设备、所述蓝牙通信接口和所述WIFI通信接口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通信不畅信号时,将当前通信接口切换为所述蓝牙通信接口,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通信顺畅信号时,将当前通信接口切换为所述WIFI通信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太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太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552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