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功率密度的超高效永磁同步电动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55442.3 | 申请日: | 201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694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王步来;黄真真;任攀元;吉修涛;张海刚;赵立辉;张伯泽;卢建宁;马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K1/27 | 分类号: | H02K1/27;H02K1/02;H02K3/28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36 | 代理人: | 郑金荣,胡晶 |
地址: | 20023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功率密度 高效 永磁 同步电动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款额定功率为22kW的超高效永磁同步电动机。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新型电机控制理论和稀土永磁材料的快速发展,永磁同步电动机得以迅速的推广应用。永磁同步电机与普通异步速电机相比,具有如下优势:1、效率高,不仅仅指额定功率点的效率高于普通三相异步电机,而且其在整个调速范围内的平均效率。永磁同步电机的励磁磁场由永磁体提供,转子不需要励磁电流,电机效率提高,与异步电机相比,任意转速点均节约电能,尤其在转速较低的时候这种优势尤其明显。2.启动转矩,永磁同步电机一般也采用异步起动方式,由于永磁同步电机正常工作时转子绕组不起作用,在设计永磁电机时,可使转子绕组完全满足高起动转矩的要求,例如使起倍1.8倍上升到2.5倍,甚至更大。3.对电网运行的影响,因异步电机的功率因数低,电机要从电网中吸收大量的无功电流,造成电网翰变电设备及发电设备中有大量无功电流,进而使电网的品质因数下降,加重了电网及枪变电设备及发电设备的负荷,同时无功电流在电网、翰变电设备及发电设备中均要消耗部分电能,造成电力电网效率变低,影晌了电能的有效利用。在永磁电机转子中无感应电流励班,电机的功率因数高,提高了电网的品质因数使电网中不再需安装补偿器。同时,因永磁电机的高效率,也节约了电能。4、体积小,重量轻,由于使用了高性能的永磁材料提供磁场,使得永磁电机的气隙磁场较感应电机大先增强,永磁电机的体积和重最较感应电机可以大大的缩小。
永磁同步电机具有高效节能、高功率密度等显著特点而得到了广泛应用。虽然永磁同步电机的定子结构和制造工艺与异步交流电机相似,但两者的转子结构不相同,永磁同步电机的转子内嵌有磁钢(稀土磁性材料),并且通过磁钢构成磁极。由于现有永磁同步电机的气隙与异步电机气隙相似,永磁磁密波形正弦性畸变率高达百分之二十以上,工作时产生大量影响电机性能的谐波,这些谐波不但增加了电机的功率损耗,而且加大了电机的振动和噪声。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超高效永磁同步电动机,采用改进型的转子结构和不均匀气隙,有效改善了永磁磁密波形的正弦性。本发明在转子的结构上采取相应的措施,能消除部分对电机有害的谐波,有效减小电机的损耗、温升和噪声。同时参考异步电动机定子内外径,为充分利用材料,提升效率,重新调整优化了定子内径尺寸。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功率密度的超高效永磁同步电动机,它包括定子、转子、磁钢,所述转子与定子之间设有气隙,转子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矩形磁钢槽,磁钢放置于矩形磁钢槽内,转子两端用不导磁端板封装磁钢,所述矩形磁钢槽和空气槽之间设有隔磁磁桥,所述隔磁磁桥用于连接矩形磁钢槽和空气槽。
本技术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气隙为不均匀气隙,矩形磁钢槽的中心位置所对应的气隙长度δ1是最小气隙长度,空气槽的中心位置所对应的气隙长度δ2为最大气隙长度,最大气隙长度与最小气隙长度比为1.1-1.9。本技术方案进一步的优化,
本技术方案更进一步的优化,最大气隙长度与最小气隙长度比为1.5。
本技术方案更进一步的优化,最小气隙长度δ1为0.55-0.75mm,最大气隙长度δ2为0.75-0.95mm。
本技术方案更进一步的优化,最小气隙长度δ1为0.6mm,最大气隙长度δ2为0.8mm。
本技术方案更进一步的优化,最小气隙长度δ1为0.7mm,最大气隙长度δ2为0.9mm。
本技术方案进一步的优化,磁钢为矩形。
本技术方案更进一步的优化,磁钢为分段结构,分段结构的磁钢由多段磁钢粘结而成。
本技术方案进一步的优化,空气槽以一段同心圆弧段和两条直线段为边界,直线段夹角为60度,彼此以圆角连接。
本技术方案进一步的优化,磁钢所用材料为钕铁硼永磁体38UH,或38SH。
本发明具有优点如下:
1.由于定子内外径的合理优化,既减小了转子体积,降低了其转动惯量,改善了电机的动态性能;同时大幅度降低了电机体积,提高了电机的功率密度以及电机的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554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