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婴儿车的刹车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56171.3 | 申请日: | 201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785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徐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恒之宝婴童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B9/08 | 分类号: | B62B9/08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211 | 代理人: | 胡犇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婴儿 刹车 组件 | ||
1.一种婴儿车的刹车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设在两根支撑腿(200)下端的第一刹车座(11)和第二刹车座(12),所述的第一刹车座(11)和第二刹车座(12)均与车轮(100)连接,所述的第一刹车座(11)上连接有被脚踩踏后能相对其转动并在转动时能驱动刹车销(10)锁住车轮(100)的转动踏板(13),所述的转动踏板(13)与第一刹车座(11)之间设有能驱动转动踏板(13)转动复位的第一复位弹簧(14),所述的第二刹车座(12)内设有通过横轴(15)与转动踏板(13)连接并在转动踏板(13)转动时能够跟随转动的转动块(16),所述的转动块(16)与第二刹车座(12)之间设有能驱动转动块(16)转动复位的第二复位弹簧(17),所述的第二刹车座(12)上还设有能使刹车组件保持刹车状态并在被脚踩踏后能使刹车组件解锁的驱动部件(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的刹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部件(18)包括设在转动块(16)上并沿转动块(16)圆周方向延伸的弧形孔(181),所述的转动块(16)上还设有与弧形孔(181)相通并沿转动块(16)径向方向延伸的条形孔(182),所述的第二刹车座(12)上连接有能被踩踏的踩踏件(183),所述的踩踏件(183)上设有能够卡入条形孔(182)和弧形孔(181)的卡柱(184),所述的踩踏件(183)与第二刹车座(182)之间还设有能使卡柱(184)保持在条形孔(182)内的第三弹簧(18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婴儿车的刹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踩踏件(183)包括与第二刹车座(12)铰接的铰接杆(1831),所述的铰接杆(1831)上设有向上弯折的弯折杆(1832),所述的弯折杆(1832)上设有外露于第二刹车座(12)的踩踏部(1833),所述的卡柱(184)设置铰接杆(1831)或弯折杆(183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婴儿车的刹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刹车座(12)上设有弹簧槽(186),所述的弯折杆(1832)上设有凸出部(187),所述的第三弹簧(185)设在弹簧槽(186)内,并且第三弹簧(185)的上端顶靠在凸出部(187)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的刹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踏板(13)上设有内凹的第一弧形槽(13a),所述的第一刹车座(11)的内壁上设有能够伸入第一弧形槽(13a)的第一限位凸台(11a),所述的第一复位弹簧(14)设置在第一弧形槽(13a)槽壁与第一限位凸台(11a)之间;所述的转动块(16)上设有内凹的第二弧形槽(16a),所述的第二刹车座(12)的内壁上设有能够伸入第二弧形槽(16a)的第二限位凸台(12a),所述的第二复位弹簧(17)设置在第二弧形槽(16a)槽壁与第二限位凸台(12a)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的刹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踏板(13)上设有侧壁呈斜面的凹槽(13b),在转动踏板(13)转动时,所述的凹槽(13b)的斜侧壁推动刹车销(10)横向移动而卡入到车轮(100)的刹车孔里,所述的第一刹车座(11)内还设有能推动刹车销(10)横向移动而从车轮(100)退出的第三复位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恒之宝婴童用品有限公司,未经中山恒之宝婴童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5617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折叠式婴儿推车
- 下一篇:一种婴儿推车的刹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