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烟机用高效排风机箱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56332.9 | 申请日: | 201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818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朱泽春;周升铭;徐嘉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15/20 | 分类号: | F24C15/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17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烟机 高效 风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烟机用高效排风机箱,所述机箱包括外箱、内箱及风轮组件,所述内箱装配于外箱内,风轮组件装配于内箱内,所述内箱上开设有内箱进风口,所述外箱与内箱之间设置有缓冲增压腔,所述缓冲增压腔位于内箱进风口的前方,所述缓冲增压腔的横向截面的最大空气通量面积与内箱进风口面积的比值为1.8:1~6:1。本发明的油烟机用高效排风机箱,可以有效降低风动压力损失,加快气体流动速度,补充流动路径的动力损耗,进而提升风轮组件的排风效率;同时机箱各组成部件装配合理,间隙噪音降低,承压能力增强,有效避免腔体气流共振及墙壁风动共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厨房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油烟机用高效排风机箱。
背景技术
行业现有的油烟机,通常机箱仅仅是蜗壳及风轮组件的安装部件,其对于气流风动流路的动力影响作用不显著,例如上排式油烟机,风轮组件安装于蜗壳内,蜗壳位于机箱的壳体中,壳体与蜗壳除了定位装配之外,基本没有结构及风动流路的配合,机箱内的空腔具有较多的进风死角与涡流区域,风动损耗较大;而对于下排式油烟机,目前行业对于风轮组件与机箱壳体的安装较为粗糙,没有对风动流路设计进行很好的研究,因此行业中现有的下排烟机排风损耗较大,气流动力较弱。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客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降低风动压力损失、加快气体流动速度、补充流动路径的动力损耗的油烟机用高效排风机箱。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油烟机用高效排风机箱,所述机箱包括外箱、内箱及风轮组件,所述内箱装配于外箱内,风轮组件装配于内箱内,所述内箱上开设有内箱进风口,所述外箱与内箱之间设置有缓冲增压腔,所述缓冲增压腔位于内箱进风口的前方,所述缓冲增压腔的横向截面的最大空气通量面积与内箱进风口面积的比值为1.8:1~6:1。
本发明的油烟机用机箱设置了缓冲增压腔,使进入到机箱的油烟有一个短暂的缓存空间,减小油烟在机箱内的流动过程中的压力损失,所述缓冲增压腔连通内箱进风口,因此缓冲增压腔的横向截面的最大空气通量面积直接影响缓冲增压腔内的空气流速及气流缓存时间,本发明中,所述缓冲增压腔的横向截面的最大空气通量面积与内箱进风口的面积的比值为1.8:1~6:1,当两者的比值小于1.8:1时,所述缓冲增压腔的横向截面的最大空气通量面积较小,气流在缓冲增压腔内的缓存时间较短,缓冲增压腔内不能形成有效的增压效果,由于气流在流动路径中必然存在动力损失,在这种情况下,缓冲增压腔可能存在增压不足,导致风轮组件的排风效率下降,影响油烟机的排烟效果;若两者的比值大于6:1时,所述缓冲增压腔的横向截面的最大空气通量面积过大,气流在缓冲增压腔内的缓存时间较长,极易造成缓冲增压腔内的烟气积压,甚至出现缓冲增压腔内的气流分层现象,即位于内箱进风口的吸风路径上的气流快速流动,位于该路径周边的气流处于静态或低速积压状态,气流分层将会导致机箱内形成气流死角,进而产生局部涡旋,从而损耗吸风路径上的动力,降低风轮组件的排风效率。
上述技术方案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完善:
所述缓冲增压腔的进风端开设有外箱进风口,所述外箱进风口的空气通量小于缓冲增压腔横向截面的最小空气通量。本发明将缓冲增压腔的进风端的外箱进风口面积设置为小于缓冲增压腔横向截面的最小空气通量,即气流由外箱进风口进入缓冲增压腔后,形成气体的泄压与扩张,当气流在流动路径上进入到一个放大的空腔时,于外箱进风口处将形成压力释放,瞬间形成气流加速,不仅补偿了气流流动路径上的动力损耗,同时提升了气流的流动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九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九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563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