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泥基胶凝材料早强型组合物分散剂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60564.1 | 申请日: | 201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273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柯凯;文帅涛;王迎斌;谌援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24/32 | 分类号: | C04B24/32;C08F283/06;C08F220/34;C08F220/56;C04B103/40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肖珍 |
地址: | 430068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泥 基胶凝 材料 早强型 组合 分散剂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水泥基胶凝材料早强型组合物分散剂,所述分散剂由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的下述组分混合而成:链烷醇胺铁铝络合物10‑15%、阳离子聚合物2‑7%、金属离子螯合剂0.5‑2.0%、金属硫酸盐15‑25%,余量为水;组合物中链烷醇胺铁铝络合物由无机酸、络合剂、硫酸亚铁、硫酸铝、链烷醇胺合成而来,阳离子聚合物由聚醚大单体、阳离子小单体、丙烯酰胺、含双键硅烷偶联剂、巯基乙醇、双氧水、过硫酸铵、次硫酸氢钠甲醛、一水次亚磷酸钠、液碱合成而来。本发明的早强型组合物分散剂在较低掺量情况下,在基本不影响水泥基胶凝材料工作流动性能的前提下,能够显著提高水泥基胶凝材料的早期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混凝土外加剂技术领域,涉及水泥基胶凝材料化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水泥基胶凝材料早强型组合物分散剂,用于对早期强度要求高的工程或冬季施工。
背景技术
目前在重大工程中,如高铁、地铁、海工、桥梁、水利、水工等工程中,需要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以加快工程进度或满足工程需求,通常采用降低水胶比、提高水泥用量和加入复合型早强减水剂等方法,上述方法将大幅度增大混凝土的体积不稳定性、开裂的风险几率。传统的早强组分以氯盐和硫酸盐居多,无机盐类会加剧碱集料反应和钢筋锈蚀,而有机类醇胺类由于价格昂贵,且掺量过大易与助磨剂叠合导致引气增大、强度反低。
目前水泥早强剂的发展未见突破,无机有机类多为单一改善水泥的早期强度,对水泥硬化后强度提升有限或牺牲后期来保全早期强度,且成本较高、组成复杂。另在改善流动性、保水性、粘结强度和抗压强度方面常存在矛盾,开发出一种能够加快水泥早期水化,提高混凝土早期强度,并对混凝土工作状态、后期强度、耐久性无显著影响的早强型分散剂己成必然。
专利文献CN 106243289 A公开一种混凝土早强剂及其制备方法;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减水与早强功能,掺入后可快速提高混凝土早期强度的混凝土早强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的混凝土早强剂是通过将甲基烯基聚氧乙烯醚,甲基丙烯酸、丙烯酸、马来酸酐中的任意一种,丙烯酰胺或马来酰亚胺,2-甲基-2-丙烯酸十八烷基酯进行自由基聚和得到。发明所制备的混凝土早强剂具有较高的减水率与优异的早强性能,当折固掺量为0.2%时,其减水率可达到30%以上,混凝土1d抗压强度比达到240%以上,3d抗压强度比达到220%以上。
专利文献CN 106542757 A公开一种油井水泥用表层固井增强剂,属于醇胺类,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甲酸钙45-50%;硅酸钠35-40%;余量为三乙醇胺。醇胺能够大大加快水泥的水化速度,促进水泥石早期强度的形成,同时又对套管和水泥石无腐蚀作用。醇胺盐的早强作用是由于能促进水泥中C3A的水化,加快钙矶石的生成,并且使钙矶石与单硫酸型硫铝酸钙之间的转化速度加快,硫铝酸钙生成量增多,必然降低液相中Ca2+、A13+的浓度,进一步可以促进水泥中C3S水化,加快水泥石强度的发展。
专利文献CN 105645824 A公开一种水泥高效增强剂,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糖蜜0.6-0.8份、乙二胺四甲叉磷酸钠1.4-2.0份、硅粉6.5-7.2份、环己酮2.1-2.5份、尿素4.9-5.7份、偏苯三酸三辛酯2.4-2.7份、氯化石蜡3.8-4.3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3.7-4.3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3.9-4.4份、硫代硫酸钠2.6-3.0份、六偏磷酸钠3.2-3.5份、氨基三乙酸5.4-5.8份、粉煤灰5.8-6.4份、废润滑油3.3-3.6份、氧化聚乙烯蜡4.6-5.0份、褐煤蜡4.9-5.6份、硬脂酸钙2.2-2.5份。其可改善水泥的物理力学性能,提高施工效率,并能减少落灰,节约资源。
上述现有技术多为水泥胶凝材料的制备方法,早强剂的性价比、作用单一性是上述现有技术中试图解决的难点之一。根据目前早强剂组分体系构建单一化的现状,本发明从拓宽快硬性水化产物量和分散程度的思路上解决问题,更大程度上扩展了早强剂的作用机制。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工业大学,未经湖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605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