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壳体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60575.X | 申请日: | 201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589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4 |
发明(设计)人: | 伊方昱 | 申请(专利权)人: | 伊方昱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5;H01M10/6551;F16F1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403 | 代理人: | 于晓霞,于洁 |
地址: | 325007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壳体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壳体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壳体结构。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BEV)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其组成包括:电力驱动及控制系统、驱动力传动等机械系统、完成既定任务的工作装置等。由于对环境影响相对传统汽车较小,其前景被广泛看好,工作原理:蓄电池—电流—电力调节器—电动机—动力传动系统—驱动汽车行驶,蓄电瓶保护壳是一种电动汽车供电蓄电瓶的保护装置,可以有效的保护蓄电瓶,提高蓄电瓶的使用寿命,传统的蓄电瓶保护壳,结构简单,功能单一,且对蓄电瓶的保护功能较小,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壳体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壳体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壳体结构,包括壳体底座,所述壳体底座顶部设有橡胶密封圈,且壳体底座通过橡胶密封圈设有壳体盖板,所述壳体盖板顶部中央与顶部右端分别设有把手和接线柱,所述接线柱底端延伸至壳体底座内腔顶部并安装有接线器,所述壳体底座内腔底部设有垫片,所述垫片顶部设有蓄电瓶,所述蓄电瓶底部四角均设有减震装置,所述垫片上开设有与减震装置相匹配的通孔,所述减震装置顶部与底部分别与蓄电瓶底部外壁和壳体底座内腔顶部连接,所述壳体底座左右两侧外壁对称设有四组结构相同的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底部贯穿壳体底座外壁并与设在壳体底座内壁上的缓冲杆连接,所述缓冲杆另一端安装有导向板,且所述导向板内壁顶部与底部均设置有导向滑轮,并且导向滑轮圆周外壁与蓄电瓶外壁贴合,所述壳体底座左右两侧内壁顶部对称设有两组结构相同的干燥包,所述壳体底座右侧外壁顶部设有充电接口,所述壳体底座左右两侧外壁均开设有散热口,且散热口位于两组所述固定螺栓之间,所述壳体底座前端面上设有散热片。
优选的,所述减震装置包括与壳体底座内腔底部连接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开设有矩形腔体,且矩形腔体内安装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另一端安装有倒立的T型连接杆,所述T型连接杆顶部设有与蓄电瓶底部外壁连接的托板,所述T型连接杆底部左右两端均安装有滚轮,且固定座内壁设有与滚轮相匹配的凹槽。
优选的,所述垫片包括矩形橡胶板,所述矩形橡胶板的四周外壁上均安装有四组结构相同的固定安装板,所述矩形橡胶板上开设有四组与减震装置相匹配的通孔。
优选的,所述干燥包外壁设有T型支脚,且壳体底座内壁设有与T型支脚相匹配的安装孔。
优选的,所述把手外壁设有橡胶套,且橡胶套上设有S型防滑纹,并且S型防滑纹按照环形阵列排布。
优选的,所述散热片为波浪形的铝质散热片,所述散热片内壁设有卡条,且壳体底座前端面上设有与卡条相匹配的卡槽,所述散热片与壳体底座通过卡条卡槽连接。
优选的,一种基于该结构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散热片通过卡条卡槽安装在壳体底座前端面上,便于安装或维修散热片,散热片为波浪形的铝质散热片,有效增加了散热面积,便于及时散出壳体底座内腔中的热量,有效提高蓄电瓶的使用寿命;
步骤2:将垫片通过固定安装板安装在壳体底座内腔底部,垫片包括矩形橡胶板,矩形橡胶板不仅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还避免了蓄电瓶与壳体底座内腔底部直接接触产生的磨损;
步骤3:通过固定螺栓将缓冲杆固定在壳体底座内壁,缓冲杆另一端通过导向板设置有导向滑轮,并且导向滑轮圆周外壁与蓄电瓶外壁贴合,不仅便于存取蓄电瓶,还有效避免了蓄电瓶在壳体底座内腔左右晃动;
步骤4:干燥包外壁设有T型支脚,且壳体底座内壁设有与T型支脚相匹配的安装孔,将干燥包通过T型支脚和安装孔安装在壳体底座内壁,便于吸收壳体底座内部空气中的水分,干燥壳体底座内部的空气,防止因为空气湿度过低,引起壳体底座内部元件短路,导致蓄电瓶报废,引发安全事故;
步骤5:将蓄电瓶缓慢放置在壳体底座内腔中,并通过壳体盖板进行密封,壳体底座与壳体盖板之间设置有橡胶密封圈,有效增加了该壳体结构的密封性,该结构的制造方法步骤结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该壳体具有良好的保护性,壳体底座内腔底部设有垫片,垫片顶部设有蓄电瓶,蓄电瓶底部四角处均设有减震装置,不仅避免了蓄电瓶与壳体底座内腔底部直接接触产生的磨损,还有效提高蓄电瓶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伊方昱,未经伊方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6057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