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量子点复合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63221.0 | 申请日: | 2017-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106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聂志文;杨一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11/02 | 分类号: | C09K11/02;H01L51/50;B82Y3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李艳丽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惠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量子 复合 颗粒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量子点复合颗粒,所述量子点复合颗粒包括二氧化硅包覆量子点,以及结合在所述二氧化硅包覆量子点表面的金属纳米颗粒,其中,所述二氧化硅包覆量子点包括量子点以及包覆在所述量子点表面的二氧化硅层,且所述金属纳米颗粒与所述二氧化硅层通过‑S‑R1‑SCH2CH2R2‑Si(O‑)3或(O‑)3Si‑R1‑SCH2CH2R2‑Si(O‑)3结合,R1、R2分别选自烃基或烃基衍生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量子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量子点复合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显示技术的快速发展,胶体半导体纳米晶(又称“量子点”)由于其特有的量子限域效应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与传统的有机发光染料相比而言,量子点具有激发光谱宽,发射光谱窄,发射波长可调,荧光效率高和光化学性能稳定等优势。此外,量子点的光学、电学和传输性能可以通过合成过程得以调整。这些优点使得量子点在新型显示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以量子点为发光层的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成为极具潜力的下一代显示和固态照明光源。经过多年的发展,QLED技术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然而,目前量子点的发光效率仍然不高,特别是蓝光量子点的发光效率较低,从而限制了蓝色QLED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量子点复合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旨在解决现有量子点、特别是蓝光量子点的发光效率较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QLED器件。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量子点复合颗粒,所述量子点复合颗粒包括二氧化硅包覆量子点,以及结合在所述二氧化硅包覆量子点表面的金属纳米颗粒,其中,所述二氧化硅包覆量子点包括量子点以及包覆在所述量子点表面的二氧化硅层,且所述金属纳米颗粒与所述二氧化硅层通过-S-R1-SCH2CH2R2-Si(O-)3或(O-)3Si-R1-SCH2CH2R2-Si(O-)3结合,R1、R2分别选自烃基或烃基衍生物。
相应的,一种上述量子点复合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二氧化硅包覆量子点,所述二氧化硅包覆量子点包括量子点以及包覆在所述量子点表面的二氧化硅层,所述二氧化硅层的表面含有第一修饰剂,且所述第一修饰剂含有(O-)3Si-R2-CH2=CH2,其中,R2选自烃基或烃基衍生物;
提供金属纳米颗粒,所述金属纳米颗粒表面含有第二修饰剂,且所述第二修饰剂含有-S-R1-SH或(O-)3Si-R1-SH,其中,R1选自烃基或烃基衍生物;
将表面含有所述第二修饰剂的金属纳米颗粒与表面含有所述第一修饰剂的二氧化硅包覆量子点混合,使所述二氧化硅包覆量子点与所述金属纳米颗粒之间通过所述第一修饰剂与所述第二修饰剂反应形成的-S-R1-SCH2CH2R2-Si(O-)3或(O-)3Si-R1-SCH2CH2R2-Si(O-)3结合,得到量子点复合颗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632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