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配网分布式电源极限接入容量的优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65229.0 | 申请日: | 2017-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973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张旭航;黄阮明;赵晶晶;赵铃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上海电力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G06N3/00;G06Q50/06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叶敏华 |
地址: | 20000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入容量 分布式电源 配网 优化模型 模型约束 优化 节点分布式 粒子群算法 系统适应性 潮流方程 电压波动 电压偏差 短路电流 条件确定 优化目标 载流量 最优解 电源 出力 有功 安全 | ||
1.一种配网分布式电源极限接入容量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极限接入容量优化模型建立,以配网中最大接入容量为优化目标,建立极限接入容量优化模型;
S2:模型约束条件确定,所述的模型约束条件包括电压偏差约束、电压波动约束、短路电流约束、线路载流量约束、潮流方程约束以及分布式电源有功出力约束;
S3:极限接入容量优化:采用粒子群算法对优化模型求取最优解,优化配网各节点分布式电源极限接入容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网分布式电源极限接入容量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最大接入容量为最大分布式电源的装机容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配网分布式电源极限接入容量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极限接入容量优化模型的表达式为,
其中,PDG,i为第i个分布式电源的装机容量,n为分布式电源的装机总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网分布式电源极限接入容量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型约束条件中,
1)电压偏差约束的表达式为,
UN(1-ε1)≤Ui≤UN(1+ε2)
其中,UN为电网额定电压,Ui为第i个节点处的电压偏差;
2)电压波动约束的表达式为,
d%≤dmax%
其中,d%为某节点处的电压波动值,dmax%为电压波动上限;
3)短路电流约束的表达式为,
Ik≤Ik.max
其中,Ik为第k个节点处的短路电流,Ik.max为第k个节点处的最大三相短路电流;
4)线路载流量约束的表达式为,
I≤Imax
其中,I为某节点处的线路载流量,Imax为配网允许的最大线路载流量;
5)潮流方程约束的表达式为,
F(Pi,Qi,Ui,PDG,QDG,r,x)=0
其中,PDG和QDG分别为分布式电源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r为电路电阻,x为线路电抗,Pi和Qi分别为i节点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6)分布式电源有功出力约束的表达式为,
其中,PDG,i、QDG,i分别为在第i个节点处接入的分布式电源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PDG,max为第i个节点允许接入的分布式电源的有功功率上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上海电力学院,未经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上海电力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6522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