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有榆黄蘑菌渣提取物的脱色剂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65269.5 | 申请日: | 2017-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0276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彭源德;谢纯良;龚文兵;朱作华;严理;胡镇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文君;陈征 |
地址: | 410205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有 榆黄蘑菌渣 提取物 脱色剂 | ||
1.一种含有榆黄蘑菌渣提取物的脱色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脱色剂由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1)用柠檬酸缓冲液对榆黄蘑菌渣进行提取,得提取液a和菌渣剩余物;
2)在菌渣剩余物上接种平菇菌种,进行发酵培养,培养完毕后用柠檬酸缓冲液对培养基和菌丝的混合产物进行提取,得提取液b;
3)将提取液a和提取液b混合,得脱色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色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榆黄蘑菌渣为榆黄蘑培养22~25天,采收蘑菇后的培养基剩余物;榆黄蘑的培养基组成为,按重量份,包括红麻杆56~60份、杂木屑18~22份、麸皮18~22份、石膏0.5~1.5份、石灰0.5~1.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色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采用pH为4.8的柠檬酸缓冲液对榆黄蘑菌渣进行提取,提取过程中榆黄蘑菌渣与柠檬酸缓冲液的质量体积比1:3~6。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脱色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提取的具体操作为,将榆黄蘑菌渣和柠檬酸的混合物在26~30℃的条件下,180~200rpm摇床中震荡3~5个小时,离心后所得上清液为所述提取液a,下部沉淀为菌渣剩余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脱色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在接种平菇菌种前需对所述菌渣剩余物进行预处理,所述预处理的操作为将所述菌渣剩余物烘干后向其中添加蒸馏水,至其含水量为50~65%。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脱色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菇发酵培养的条件为在27~30℃的条件下静置培养14~24d。
7.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脱色剂,其特征在于,培养20~22d。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脱色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渣剩余物中平菇菌种的接种量为10%-15%;
和/或,所述平菇菌种的活化方法为将冷藏保存的平菇菌种按接种量10%-15%接种到100mL的基础培养基中,在27~29℃的条件下,以140~160rpm的转速活化培养5d;所述基础培养基的组成为:葡萄糖20g/L、酵母浸粉5g/L、KH2PO4 1g/L、MgS04 0.5g/L、维生素B10.010g/L。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脱色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渣剩余物上中平菇菌种的接种量为10%-15%;
和/或,所述平菇菌种的活化方法为将冷藏保存的平菇菌种按接种量10%-15%接种到100mL的基础培养基中,在27~29℃的条件下,以140~160rpm的转速活化培养5d;所述基础培养基的组成为:葡萄糖20g/L、酵母浸粉5g/L、KH2PO4 1g/L、MgS04 0.5g/L、维生素B10.010g/L。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色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提取操作为,将培养基和菌丝的混合产物与pH为4.8的柠檬酸缓冲液按质量体积比1:7~9的比例进行混合,在18~22℃的温度条件下120~150rpm振荡提取3~5h,过滤后进行离心,上清液即为提取液b。
11.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脱色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提取操作为,将培养基和菌丝的混合产物与pH为4.8的柠檬酸缓冲液按质量体积比1:7~9的比例进行混合,在18~22℃的温度条件下120~150rpm振荡提取3~5h,过滤后进行离心,上清液即为提取液b。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色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液a与提取液b按体积比1:2.5~3.5进行混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6526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