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力发电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65600.3 | 申请日: | 2017-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937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陈森法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森法 |
主分类号: | F03B13/00 | 分类号: | F03B13/00;F03B15/00;F04D1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60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力发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力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人类社会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采取各种措施,对自然界的水和水域进行控制和调配,以防治水旱灾害,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水利事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并成为人类社会文明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水力发电是其中的重要工程,水力发电是将水能转换为电能的工程,水力发电利用的水能主要是蕴藏于水体中的位能。在这一过程中利用河流、湖泊等位于高处具有势能的水流至低处,将其中所含势能转换成水轮机之动能,再借水轮机为原动力,推动发电机产生电能,但在引水过程中会遇到部分将地势低位置的水引到高位的情况,传统的引水设备价格昂贵,维护成本高,不适用于小型水电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力发电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力发电装置,包括台板、设置在台板侧面的凸板,所述台板顶面左侧固定设有发动机固定器,所述发动机固定器的顶部固定设有发动机,所述发动机中的动力轴的右端设置有压气机,所述压气机的底部通过支柱固定在台板的上表面,所述压气机的右侧设置有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的右端设置有调整装置,所述调整装置的底部通过支柱固定在台板的顶部,所述调整装置右侧面设置有第四转杆,所述第四转杆的一端通贯主转轮机壳,所述主转轮机壳内部设置有转轮腔,所述第四转杆在主转轮机壳的内部外表面设置有橡胶圈,所述第四转杆的右端通过轴承固定在所述主转轮机壳的内部,所述第四转杆在转轮腔内部的部分外表面设置有主转轮,所述主转轮机壳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排出管和进入管,所述排出管和进入管的内部均设置有通贯转轮腔的孔洞,所述固定器的内部设置有通贯进入管的孔眼,所述发动机左侧连接设置有电源体,所述发动机上表面固定设置有紧急制动按钮,所述紧急制动按钮与所述电源体电力连接,所述电源体与所述发动机电力连接,当发生紧急制状况时,按下所述紧急制动按钮能够通过控制所述电源体断电从而间接控制所述发动机立即停止运转。
作为优选,所述压气机包括第一机壳、空隙、气引入管、气排放管、气槽、第一转杆、套筒和转轮。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机壳内部的中点设置有空隙,所述第一机壳内部的中点设置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机壳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气引入管和气排放管,且所述气引入管和气排放管的内部均设置有通贯空隙的气槽,所述第一转杆的外表面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的侧面设置有所述转轮。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转杆的一端与第二转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杆的另一端与动力轴的右端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调整装置包括第二机壳、第三转杆、容槽、滑腔、第一推滑板、推滑杆、螺状杆、螺状帽、螺状纹面、回转板、弹性件和第二推滑板。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机壳的中点通贯设置有所述第三转杆,所述第三转杆的侧面设置有所述容槽,所述第二机壳的侧面设置有螺状帽,所述第二机壳的内部设置有滑腔,所述滑腔的内部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推滑板、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推滑板,所述第一推滑板一端的中点设置有推滑杆,且所述推滑杆的端部插入到容槽的内部,所述第二推滑板的一端面中点设置有所述螺状杆,所述螺状杆通过所述螺状纹面连接在螺状帽的内部,所述螺状杆的端部固定设有回转板。
作为优选,所述螺状纹面包括设置在螺状杆杆体上的外螺状纹面和设置在螺状帽内部的内螺状纹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能够在水力发电过程中将地势低位置的水引到高位,并能自动控制引水的中停,且价格低廉成本低,适用于小型水电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水力发电装置的全剖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水力发电装置中压气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水力发电装置中调整装置的全剖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水力发电装置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森法,未经陈森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656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