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楔形掏槽角度定位装置与定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65618.3 | 申请日: | 2017-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411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韦善阳;张松峰;高文蛟;夏方顺;梁俊奇;徐家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F42D3/04 | 分类号: | F42D3/04;F42D1/0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52100 | 代理人: | 吴无惧 |
地址: | 550025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楔形 掏槽 角度 定位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楔形掏槽钻孔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楔形掏槽角度定位装置与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在矿山生产中,爆破掘进是重要的巷道掘进手段,其中钻爆环节是岩巷以及煤巷钻爆掘进的重要环节。许多矿区采用楔形掏槽的方式进行钻爆作业,但爆破效果不稳定,时好时坏。其根本原因是缺少合适的楔形掏槽角度参数定位装置,所以工人只能采用目测的方法来判断楔形掏槽角度。通过目测定位掏槽眼的方式,掏出的槽眼角度往往偏差较大,无法达到爆破设计要求,严重影响爆破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楔形掏槽角度定位装置与定位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采用目测的方法来判断楔形掏槽角度;通过目测定位掏槽眼的方式,掏出的槽眼角度往往偏差较大,无法达到爆破设计要求,严重影响爆破效果等技术问题。
本发明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楔形掏槽角度定位装置,它包括单向伸缩连接杆,单向伸缩连接杆的上下端水平固定有主双向伸缩圆柱杆和副双向伸缩圆柱杆;主双向伸缩圆柱杆和副双向伸缩圆柱杆的两端伸缩杆上标有刻度。
所述刻度上覆盖有荧光层。
所述主双向伸缩圆柱杆和副双向伸缩圆柱杆的外杆上设置有通孔,通过通孔与单向伸缩连接杆的上下端螺纹连接。
所述的一种用于楔形掏槽角度定位装置的定位方法,它包括:
步骤1、将主双向伸缩圆柱杆的两端放置在工作面上成对楔形掏槽眼眼痕上,并固定;
步骤2、伸或缩副双向伸缩圆柱杆和单向伸缩连接杆,使副双向伸缩圆柱杆与主双向伸缩圆柱杆的同侧端连线夹角为所需要的掏槽眼角度θ,实现掏槽眼角度定位;
步骤3、固定主双向伸缩圆柱杆、副双向伸缩圆柱杆和单向伸缩连接杆,工人根据副双向伸缩圆柱杆与主双向伸缩圆柱杆的同侧端连线进行打眼即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双向伸缩圆柱杆,可以保证左右楔形掏槽眼距离装置的中心等距离,减少了长度带来的误差,二是通过副双向伸缩圆柱杆的长度可以准确的控制楔形掏槽角度参数,有效地解决炮眼的水平误差,同时通过单向伸缩连接杆改变主、副双向伸缩杆圆柱杆的距离来方便快捷的实现楔形掏槽参数定量,副双向伸缩圆柱杆和单向伸缩连接杆的相互配合可以有效地解决角度参数定量的问题;三是避免了工人直接利用角度测量装置在凹凸不平的掌子面上定量楔形掏槽参数的误差,利用伸缩杆的长度来代替角度参数的定量,大大减少楔形掏槽眼角度参数误差问题,效果非常明显,此装置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其结构简单,方法简便,易操作,具有广泛的实用性;现有技术采用目测的方法来判断楔形掏槽角度;通过目测定位掏槽眼的方式,测出的掏槽眼角度往往偏差较大,无法达到爆破设计要求,严重影响爆破效果等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楔形掏槽角度定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用于楔形掏槽角度定位装置,它包括单向伸缩连接杆3,单向伸缩连接杆3的上下端水平固定有主双向伸缩圆柱杆1和副双向伸缩圆柱杆2;主双向伸缩圆柱杆1和副双向伸缩圆柱杆2的两端伸缩杆上标有刻度4。
所述刻度4上覆盖有荧光层。
所述主双向伸缩圆柱杆1和副双向伸缩圆柱杆2的外杆上设置有通孔,通过通孔与单向伸缩连接杆3的上下端螺纹连接。
所述的一种用于楔形掏槽角度定位装置的定位方法,它包括:
步骤1、将主双向伸缩圆柱杆1的两端放置在工作面上成对楔形掏槽眼眼痕上,并固定;
步骤2、伸或缩副双向伸缩圆柱杆2和单向伸缩连接杆3,使副双向伸缩圆柱杆2与主双向伸缩圆柱杆1的同侧端连线夹角为所需要的掏槽眼角度θ,实现掏槽眼角度定位;
步骤3、固定主双向伸缩圆柱杆1、副双向伸缩圆柱杆2和单向伸缩连接杆3,工人根据副双向伸缩圆柱杆2与主双向伸缩圆柱杆1的同侧端连线进行打眼即可。
本发明的原理:
本发明楔形掏槽角度参数定量是已知楔形掏槽眼角度参数,通过主、副双向伸缩圆柱杆和单向伸缩连接杆伸缩长度配合定量得出;见附图2;图中L为主、副双向伸缩圆柱杆的距离即单向伸缩连接杆的长度;b为掏槽口间距;θ为炮孔倾斜角度;S为定量时副双向伸缩圆柱杆的长度,则S=b+2(L/tan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656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