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除湿净化复合新回风空气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65814.0 | 申请日: | 2017-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167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陈洪银;胡新语;莫金汉;刘宁睿;田恩泽;张寅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3/14 | 分类号: | F24F3/14;F24F3/16;F24F8/00;F24F8/10;F24F1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除湿 净化 复合 回风 空气 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除湿净化复合新回风空气处理装置,包括:空气除湿净化双层转轮模块和压缩制冷循环模块,空气除湿净化双层转轮模块包括:空气除湿转轮,沿径向设有新风除湿区和回风除湿区,新风除湿区位于回风除湿区的内侧;空气净化转轮,与空气除湿转轮串联,空气净化转轮沿径向设有新风净化区和回风净化区,新风净化区位于回风净化区的内侧;压缩制冷循环模块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部件以及蒸发器,蒸发器包括前置蒸发器和后置蒸发器,前置蒸发器与后置蒸发器并联。根据本发明的除湿净化复合新回风空气处理装置,室内回风与室外新风能够独立进行除湿和净化处理,通过冷凝器可回收压缩制冷模块的余热用于除湿净化转轮再生,节约能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室内空气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除湿净化复合新回风空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传统家用空调常采用冷凝除湿技术,将蒸发器或表冷器表面温度降至空气露点温度以下,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凝,达到除湿目的。虽然其成本较低,但空调系统蒸发温度较低,导致系统能效比较低,并且在露点温度过低时,需要对处理后的空气进行再热,冷热抵消也会导致能源的浪费,能耗较大。对于室内VOCs污染的控制,目前主要采用活性炭吸附的空气净化方式。由于活性炭饱和吸附量不高,使得吸附材料使用寿命较短,需要频繁更换,并且在长期使用中易造成二次散发污染。此外,目前的空调系统中的空气净化段大多是将新风和回风混合后处理,但由于主要污染物的不同,混风降低了污染物浓度,导致处理效率的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除湿净化复合新回风空气处理装置,所述除湿净化复合新回风空气处理装置可以实现新风与回风的独立处理,还有利于降低能耗。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除湿净化复合新回风空气处理装置,包括:空气除湿净化双层转轮模块,所述空气除湿净化双层转轮模块包括:空气除湿转轮,所述空气除湿转轮沿径向设有新风除湿区和回风除湿区,所述新风除湿区位于所述回风除湿区的内侧;空气净化转轮,所述空气净化转轮设在所述空气除湿转轮的下游并与所述空气除湿转轮串联,所述空气净化转轮沿径向设有新风净化区和回风净化区,所述新风净化区位于所述回风净化区的内侧;压缩制冷循环模块,所述压缩制冷循环模块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部件以及蒸发器,所述压缩机、所述冷凝器、所述节流部件以及所述蒸发器串接形成制冷回路,所述蒸发器包括前置蒸发器和后置蒸发器,所述前置蒸发器与所述后置蒸发器并联。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除湿净化复合新回风空气处理装置,室外新风可以依次经由新风除湿区和新风净化区向室内送风,室内回风可以依次经由回风除湿区和回风净化区向室内送风,如此,使得室内回风与室外新风能够独立进行除湿和净化处理,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空气的净化效率。此外,通过冷凝器可以回收压缩制冷模块的余热保证空气除湿净化双层转轮模块的除湿净化效果,节约能源。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除湿净化复合新回风空气处理装置还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空气除湿净化双层转轮模块还包括:转轮冷却区;转轮再生区,所述转轮再生区与所述转轮冷却区在所述空气除湿净化双层转轮模块的周向沿转动方向依次布置,且所述转轮再生区和所述转轮冷却区均沿轴向贯穿所述空气除湿净化双层转轮模块;其中,所述转轮冷却区和所述转轮再生区被构造成室内排风经由所述转轮冷却区,经所述冷凝器加热后再由所述转轮再生区向室外排风。
进一步地,所述冷凝器与所述转轮再生区之间还设有辅助电加热器以加热室内排风。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空气除湿转轮的半径为R,新风除湿区的半径为r,最小新风比为S,则满足: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空气除湿转轮的表面设有硅胶、分子筛及有金属骨架材料之一或其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658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气设备排气余热处理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机房空调及其风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