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墙保温防辐射型硅藻泥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66220.1 | 申请日: | 2017-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796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黎明煌;谢刚;马昭键;蒙献芳;杨明慧;李益忠;蒙献金;王戈;黄克孟;刘建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吉顺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6/14 | 分类号: | C04B26/14;C04B111/20 |
代理公司: | 南宁市来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8 | 代理人: | 来光业 |
地址: | 530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墙 保温 防辐射 硅藻 制备 方法 | ||
1.内墙保温防辐射型硅藻泥,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硅藻土 60 ~ 90 份,
膨胀珍珠岩 10 ~ 20 份,
环氧树脂 15 ~ 30 份,
萘酸钴 15 ~ 20 份,
方解石粉 5 ~ 7 份,
防辐射材料 5 ~ 10 份,
消泡剂 2 ~ 3份,
增稠剂 1 ~ 3 份,
分散剂 2 ~ 4份,
润湿剂AP-680 2 ~ 3 份,
水 45 ~ 55 份;
所述硅藻土,选用500~900目的硅藻土;
所述环氧树脂,为改性环氧树脂,磷酸与环氧树脂发生酯化反应,用过氧化苯甲酰作引发剂,形成活泼亚甲基自由基,再与丙烯酸、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共聚,最后用N,N-二甲基乙醇胺中和,得到改性环氧树脂;
所述膨胀珍珠岩,粒径为200~500目;所述萘酸钴,粒径为200~500目;所述方解石粉,粒径为200~500目;
所述消泡剂,为有机硅类和聚醚类;
所述增稠剂,羟乙基纤维素、聚氨酯增稠剂、碱溶胀增稠剂的其中一种;
所述分散剂,为聚丙烯酸盐、聚羧酸盐、多聚磷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防辐射材料采用微米级或纳米级的铝粉、ATO、ITO、银粉中的任一种或任意几种;
所述内墙保温防辐射型硅藻泥,生产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1)在混合器中加入重量份数的萘酸钴、1/2消泡剂、防辐射材料、增稠剂、分散剂、润湿剂AP-680、1/3水,混合搅拌,搅拌均匀,转速为300 ~ 400转/分,搅拌10~15分钟;
(2)往步骤(1)中加入膨胀珍珠岩、方解石粉,混合搅拌,搅拌均匀,转速为500~800转/分,搅拌20~25分钟;
(3)最后往步骤(2)中加入硅藻土、环氧树脂、1/2消泡剂、2/3水,搅拌均匀,转速为1000~1500 转/分,搅拌20~25分钟;
(4)将步骤(3)的转速调为至300 ~ 400 转/分,搅拌10~15分钟;
(5)过滤除去粗颗粒和杂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墙保温防辐射型硅藻泥,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藻泥的施工方法:
(1)将制得的产品,倒入搅拌容器中,加入6~8倍的水,浸泡5~10分钟,然后均匀搅拌10~15分钟,同时用硅藻泥10~15倍的水进行调节粘稠度,充分搅拌均匀;
(2)对墙体进行基底处理;
(3)用已经搅拌好的硅藻泥进行涂抹,涂层厚度为0 .15~0 .2mm,等待第一遍完全干燥后再进行第二遍抹涂,涂层厚度为0 .12~0 .17mm,涂抹后用抹刀收光,然后用工具制作图案,部分图案在完成后需再次收光;
(4)施工完成48 小时后,对墙体表面出现的浮料,先喷洒少量清水,然后用干净毛巾或海绵泡沫去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吉顺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西吉顺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6622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