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BuckBoost电路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67352.6 | 申请日: | 2017-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3323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武荣;王利强;张丽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特锐德智能充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3/158 | 分类号: | H02M3/158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李宏德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天谷***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buckboost 电路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一种BuckBoost电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BuckBoost电路的定频调宽模式下,控制器根据输出电压给定和输出电压采样值实时计算调制比M;
控制器根据调制比M对Buck开关管旁路继电器和Boost二极管旁路继电器分别进行控制的步骤;
控制器通过旁路继电器分别对Buck开关管和Boost二极管进行旁路控制,实现BuckBoost电路工作模式控制的步骤;
当调制比M小于等于1时,控制Buck开关管旁路继电器关断,延时一定时间保证Buck开关管旁路继电器可靠的处于关断状态后进入Buck开关管发波控制,此时工作在Buck工作模式,吸合Boost二极管旁路继电器,旁路Boost二极管,实现Buck高效工作模式;
当调制比M大于1时,控制Boost二极管旁路继电器关断,延时一定时间保证Boost二极管旁路继电器可靠的处于关断状态后进入Boost开关管发波控制,此时工作在Boost工作模式,吸合Buck开关管旁路继电器,旁路Buck开关管,实现Boost高效工作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BuckBoost电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当BuckBoost电路的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始终相等时,控制器控制Buck开关管和Boost二极管之间设置的常开的飞跨继电器吸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BuckBoost电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调制比M小于等于1时,BuckBoost电路工作在Buck工作模式,当Boost二极管旁路继电器吸合条件满足时,其吸合,同时置位控制器中Buck高效工作模式的标志;当Boost二极管旁路继电器吸合条件不满足时,Boost二极管旁路继电器关断,同时延迟一定时间置位控制器中Buck工作模式的标志;
当调制比M大于1时,BuckBoost电路工作在Boost工作模式;当Buck开关管旁路继电器吸合条件满足时,其吸合,同时置位控制器中Boost高效工作模式的标志;当Buck开关管旁路继电器吸合条件不满足时,Buck开关管旁路继电器关断,同时延迟一定时间置位控制器中Boost工作模式的标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BuckBoost电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Boost二极管旁路继电器或Buck开关管旁路继电器吸合条件包括电路运行状态、输入与输出电压差和输出电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BuckBoost电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过标志位将不同电路工作模式与旁路继电器通断控制进行互锁的步骤;Buck开关管旁路继电器或Boost二极管旁路继电器断开标志作为非高效工作模式下相应Boost开关管或Buck开关管开通的条件;将Buck工作模式或Boost工作模式的标志作为下一时刻相应Buck开关管或Boost开关管控制发波的条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BuckBoost电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Boost高效工作模式到Buck工作模式的切换步骤,由Boost高效工作模式切换到Buck工作模式时,当Buck开关管旁路继电器未彻底断开前,对Boost开关管发波进行如下处理,
使Buck开关管保持直通且Boost开关管停止发波,则母线电压不再升高,为Buck开关管旁路继电器关断提供条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BuckBoost电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Buck高效工作模式到Boost工作模式的切换步骤,由Buck高效工作模式切换到Boost工作模式时,当Boost二极管旁路继电器未彻底断开时,调制比会保持Buck高效工作模式的计算值,直到Boost二极管旁路继电器断开标志置位,自动进入Boost工作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特锐德智能充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特锐德智能充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6735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