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跳波束的波位资源弹性调度系统及调度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67658.1 | 申请日: | 2017-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490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毋丹芳;何婧;李加洪;马伟;范继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W72/12 | 分类号: | H04W72/12;H04L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马全亮 |
地址: | 7101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向 波束 资源 弹性 调度 系统 方法 | ||
一种面向跳波束的波位资源弹性调度系统及调度方法,波位指的是跳波束在特定指向上在地球表面的覆盖区,可用性受制于分配时隙。波位资源弹性调度系统,包括:资源管理器、处理器、波束控制器、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资源管理器根据业务接入申请信令完成波位资源弹性调度过程,发送指令给位于接收天线和发送天线内部的波束控制器,控制跳波束的跳变时序;发送调度信息给处理器,保障发送数据与波位的同步配合。波位资源弹性调度方法,即资源管理器的处理与控制操作流程,主要包括弹性波位的确定、资源优化分配和跳变控制三个步骤。本发明基于用户需求分布的高动态性和跳波束的赋形可变性,可有效提升跳波束资源利用率和灵活抗干扰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跳波束的波位资源弹性调度系统及调度方法,属于卫星通信资源管理领域。
背景技术
采用跳波束技术可满足视场范围区内任意点的高增益覆盖需求,已成为卫星通信系统支持大区域内业务终端动态分布、灵活通信、提升系统抗干扰能力的载荷必要配置。鉴于跳波束的波位资源与用户位置分布密切相关,因此,研究面向跳波束的波位资源调度机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控阵跳波束在系统频段资源有限、星上处理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解决容量小但地理位置相对分散的区域通信问题,其特点如下:
1)用较小的载荷代价实现大的区域覆盖;波束跳变灵活,自由度高;
2)星上的EIPR和G/T值比较高,可支持高速业务/小终端通信;
3)根据用户需求支持同一个波束在多波位间的时分复用;
4)支持对多个用户的连续跟踪服务能力。
通用的波位资源划分方法是,在同一个系统中,跳波束波位的形状、大小是相同的,并在保障通信区域内按系统规划排布,由资源管理器根据用户的业务接入申请进行资源分配调度,分配到时隙的波位处于“激活”状态,即波位内的用户获得了可用时隙、频率资源。已知跳波束应用中,都是基于固定的波位规划确定跳波束数目,再根据业务接入申请在这种前提条件下进行资源调度,如SpaceWay3卫星下行24个跳波束对应784个波位。
在国外多个卫星通信系统中应用了跳波束技术,概述如下:
1)ACTS卫星:利用基带处理器(BBP)和两簇跳变点波束,波束宽度0.3°,以均匀增益覆盖夏威夷、阿拉斯加和整个半球,按用户的申请运作,对服务需求做出响应。基带处理器(BBP)方式中,用来控制两簇跳变指向的波束之间的TDMA业务,每帧1728时隙,只有需要访问的那些波束才被激活,即提供按需分配多址(DAMA)信道,从而使卫星资源得到最大利用。
2)MILSTAR卫星:低速载荷配置有5个接收/1个发射跳波束,每个跳波束天线通过37个呈六边形分布的波位覆盖对地视场,天线瞬时波束只有一个,可以在37个波位上以跳波束的方式进行切换。
3)SpaceWay3卫星:星上处理转发,上行配置112个接收波束,下行配置24个发射跳波束,可在784个波位之间以时隙为间隔进行跳变;每个发射跳波束配置1个高速TDM载波,载波最高有效信息速率为440Mbps。每个发射跳波束都有输出队列缓存,根据数据包的优先级进行排队,资源管理器对多个优先级队列进行调度,复用成一条下行高速TDM信息流,并根据每个时隙中突发的目的地址在不同波位间进行跳变。
4)WINDS卫星:可实现2个独立可控移动点波束,每个波束可跳变8个区域,实现时分多址(TDMA)的通信模式。
5)Teledesic卫星网络:为确保频谱的有效利用,小区按照固定周期由卫星的发射和接收波束扫描,以时分复用方式排布于宏小区内(相当于划分了9个大小等同的波位,波束以固定周期扫描这9个波位),所有的卫星和终端间的通信发生于小区和它所分配的时隙区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未经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676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