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双频融合的微波全息扫描成像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68354.7 | 申请日: | 2017-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269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吴美武;张一鹏;张文济;徐凌云;季佳燕;谭越;杨琳;曹照清;刘峰;汪海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微波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S13/88 | 分类号: | G01S13/88;G01S13/90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庄文莉 |
地址: | 20006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演 高斯 双频 相位因子 窄带 基带信号 目标函数 扫描成像 扫描过程 微波全息 微波信号 单频 图像 微波照射条件 采样位置 机械抖动 敏感问题 扫描网格 网格扫描 相位提取 照射信号 融合 分辨率 成像 照射 | ||
1.一种基于双频融合的微波全息扫描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格扫描步骤:获取各个扫描网格点的基带信号s;
函数反演步骤:对基带信号s进行反演,得到反演出来的目标函数;
图像反演步骤:根据所述目标函数和高斯相位因子得到双频微波照射条件下目标的反演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频融合的微波全息扫描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扫描步骤包括:
指定一个平面矩形扫描区域A,选择起始点,在起始点位置先后发射频率为ω1、ω2的微波信号,微波信号照射到目标之后的回波信号与从发射端耦合过来的本振信号进行混频之后得到的基带信号为:
其中:
s()表示基带信号s的函数;
X表示X轴;
Y表示Y轴;
ωn表示第n次发射的微波信号的发射频率;
x表示平面矩形扫描区域A的X轴坐标;
y表示平面矩形扫描区域A的Y轴坐标;
f()表示目标散射函数;
k为空间波数;
为目标的位置矢量;
r为目标到收发装置相位中心的距离;
扫描网格点之间的X轴、Y轴间隔ξ不超过微波信号波长的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频融合的微波全息扫描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函数反演步骤包括:
对扫描区域A内收集的基带信号按照频率分别进行二维傅立叶变换,再选择目标距离扫描平面之间的深度进行焦距补偿,最后进行二维傅立叶反变换,得到补偿后的信号,即按照式(2)进行处理;
其中:
表示对应于频率ωn的反演出来的目标散射函数;
IFT2表示二维傅立叶反变换;
FT2表示二维傅立叶变换;
z0表示目标深度;
Kz,n为z轴波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双频融合的微波全息扫描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z轴波数Kz,n是指目标离开扫描平面的z轴距离,即
Kn=2ωn/c,n=1,2
kx=linspace(-pi/ξ,pi/ξ,Scan_Num_x)
ky=linspace(-pi/ξ,pi/ξ,Scan_Num_y)
其中:
kx、ky分别为X轴、Y轴空间波数;
c为光速;
linspace(-pi/ξ,pi/ξ,Scan_Num_x)、linspace(-pi/ξ,pi/ξ,Scan_Num_y)分别表示将区间(-pi/ξ,pi/ξ)均匀分成Scan_Num_x、Scan_Num_y等份;
Scan_Num_x、Scan_Num_y分别为X轴、Y轴扫描点数;
pi表示圆周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频融合的微波全息扫描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反演步骤包括:
获取反演图像:
或者
其中:
表示对应于频率ω1的反演目标散射函数;
表示对应于频率ω2的反演目标散射函数;
表示对应于频率ωn的反演目标散射函数,n=1,2;
φ(x,y)表示高斯相位因子;
Const表示常数;
ω表示频率;
phase代表求取相位运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微波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研究所),未经上海微波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6835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CPU和GPU架构的二次雷达信息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大深度探地雷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