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柱灌芯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68550.4 | 申请日: | 2017-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692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慈曾伟;唐韶军;陈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2 | 分类号: | E04G2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37 | 代理人: | 智云 |
地址: | 200072 上海市静***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柱灌芯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结构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钢柱灌芯方法。
背景技术
钢管柱混凝土的浇灌方法主要有两种:高位抛落浇灌法和泵送顶升法。高位抛落浇灌法是从上往下,在高位往下抛落。泵送顶升法是从低位将混凝土注入钢管,由下往上,直至钢管内注满混凝土。相较于高位抛落浇灌,泵送顶升法施工准备时间长、控制程序复杂、对施工机械要求高、中途若出现堵塞则再次浇灌难度大。
而高位抛落浇灌法针对内部结构复杂的钢柱浇灌质量不易保证,同时作为钢柱吊装的紧后工作,施工时安全风险大,并影响钢结构安装进度。
故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案设计人凭借从事此行业多年的经验,积极研究改良,于是有了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钢柱灌芯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柱灌芯方法,以解决现有的钢柱灌芯时密实度不好保证、施工风险大,影响工程进度的问题。
一种钢柱灌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钢柱安装完成,所述钢柱内部具有待浇灌面;
在所述钢柱侧面开设一下料口;
在所述下料口插入一泵管;
利用所述泵管对钢柱内部进行混凝土分段浇灌;
每浇灌一段后利用振捣棒进行振捣,直至浇灌完成;
对下料口进行填补。
可选的,所述分段浇灌是将每2-2.5m的高度作为一段进行浇灌。
可选的,所述分段浇灌之前,将振捣棒放置在所述待浇灌面。
可选的,在进行第一段浇灌时,先采用砂浆润滑泵管和待浇灌面,所述待浇灌面上砂浆的厚度为80-120mm。
可选的,所述分段浇灌之前搭设防护栏保证安全。
可选的,所述振捣棒自下而上进行振捣,每振捣25-35s,振捣棒上升25-35cm。
可选的,所述振捣完成后,利用工具在钢柱表面敲打,查验振捣效果。
可选的,最后一次灌注完成时,混凝土溢出下料口,排出浮浆。
本发明提供的钢柱灌芯方法,保证了灌芯的密实度,施工质量得到明显的改善;同时由于在已经完成的钢结构上进行钢柱开孔灌注,避免了以往随吊随灌的风险,保障了施工人员的安全;并且在进行灌芯的同时,不影响刚结构的继续施工,缩短了个工序间的衔接时间,减少塔吊的负担,提高了建设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钢柱下料口的示意图;
图2是钢柱分段浇灌的示意图。
图中标号:
1-钢柱;2-下料口;3-楼板;4-泵管;10-待浇灌面;11-浇灌第一段浇灌;12-第二段浇灌;13-第三段浇灌;14-第四段浇灌;31-钢梁节点处;41-截止阀;N-楼层;N-1-楼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出的钢柱灌芯方法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本发明提出一种钢柱灌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钢柱安装完成,所述钢柱内部具有待浇灌面;
步骤S2:在所述钢柱侧面开设一下料口;
步骤S3:在所述下料口插入一泵管;
步骤S4:利用所述泵管对钢柱内部进行混凝土分段浇灌;
步骤S5:每浇灌一段后利用振捣棒进行振捣,直至浇灌完成;
步骤S6:对下料口进行填补。
以下通过一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所提出的方法。
如图1所示,钢柱1安装在钢结构形成之后,在钢柱的侧面位置开设下料口2,所述下料口的直径为200-300mm,本实施例中为200mm,所述下料口距离本楼层的板面300mm-1000mm,本实施例中为500mm,必要时,需要在钢柱周围搭建施工平台并设置防护栏,例如钢柱位于钢结构的边缘时。所述施工平台可以以钢柱为中心的2000-3000mm的半径内铺满竹芭片,并在外围设置高度为800-1500mm高的防护栏。
如图2所示,将泵管4端部插入钢柱下料口2中,在泵管端部不远处设置截止阀41,在混凝土浇灌完成后将截止阀关闭,避免混凝土超灌。依据作业空间大小,还可以借助于一漏斗完成泵管4的给料,或者通过可弯曲的泵管4来进行给料。
将所述钢柱分为多段,例如本实施例中采用4段(可根据实际需求划分)进行浇灌,每一段浇灌2-2.5m,每浇灌一段,则利用振捣棒进行一次振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6855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