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试验车用的气缸助推支撑杆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68687.X | 申请日: | 2017-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23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陈剑峰;于天杰;陈剑刚;刘积铭;黄文锋;黄楷华;王日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恒力检测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市致远检测有限公司;安徽恒力安全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广州市微网智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13/00 | 分类号: | B66F13/0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帮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87 | 代理人: | 颜春艳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试验 气缸 助推 撑杆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试验车用的气缸助推支撑杆,包括支撑杆以及助推气缸,所述支撑杆顶端以及助推气缸的后端盖各自与试验车车厢底板的下板面铰接,所述助推气缸的活塞杆下端铰接在支撑杆上靠下的一端,助推气缸的活塞杆做直线往复运动控制支撑杆顶端绕其与车厢底板的铰接点转动,从而控制支撑杆在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之间进行摆动切换。本发明的支撑杆首先是可以在助推气缸的带动下离地收起和落地撑起,配合气缸控制按钮即可实现,同时,支撑杆撑起后由于气缸的存在,支撑效果良好,在重压下支撑杆不会移动的情况;另外,由于支撑杆的长度是可调节的,可应对的情况更为广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缸助推支撑杆,特别地,涉及一种试验车用的气缸助推支撑杆。
背景技术
由于电力检测设备庞大,无法移动到现场对安全工器具进行预防性试验,国内较多检测机构采用将安全工器具汇总后运输回固定检测场所检测,待检测完成后再统一运输回使用单位。但是上述方法因需要建设专门的场所而使得投资费用较大,且检测周期长,严重影响了电力局的抢修作业。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针对电力安全工器具的检测发明了专门的移动检测试验车,试验车车厢的一侧的厢板可以打平从而提供一个较为宽阔的临时检测平台,由于检测工作时平台上有时需要承受较大的重量,而现有的支撑主要是通过另外设置在平台正下方的若干细小的支撑杆来实现,这种单独依靠平台正下方的支撑杆支撑的方式对平台承重较大时,尤其是多人在平台上操作时有一定的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试验车用的气缸助推支撑杆,其使得电力安全工器具的检测试验车上打平后的平台承重能力增加,可满足检测中出现的各种承重要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试验车用的气缸助推支撑杆,包括支撑杆以及助推气缸,所述支撑杆顶端以及助推气缸的后端盖各自与试验车车厢底板的下板面铰接,所述助推气缸的活塞杆下端铰接在支撑杆上靠下的一端,助推气缸的活塞杆做直线往复运动控制支撑杆顶端绕其与车厢底板的铰接点转动,从而控制支撑杆在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之间进行摆动切换。
作为优选地,所述支撑杆下端部设有可滚动的滚轮,避免助推气缸推动时下支撑杆下端与地面的摩擦。
作为优选地,所述支撑杆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之间设有第一固定连杆和第二固定连杆,且所述第一固定连杆位于第二固定连杆上方,而所述助推气缸的活塞杆下端铰接在所述第二固定连杆上。
作为优选地,所述滚轮包括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且两个滚轮分别通过滚轮架架设在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下端部。
作为优选地,所述滚轮架之间设有第三固定连杆,第三固定连杆实现两滚轮架之间的固定。
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都为长度可调节杆,包括上杆部和下杆部,上杆部插入下杆部中,且上杆部的杆体上设有至少两个贯穿杆体的通孔,下杆部上设有贯穿杆体的螺孔,所述上杆部和下杆部之间通过穿插在螺孔和通孔中的螺杆固定。上杆部插入下杆部中后,使上杆部的通孔对准下杆部的螺孔,然后插入螺杆拧紧即可将上杆部和下杆部固定,这样的好处就是可调节支撑杆的长度,对于地势较低或者泥土较松软的地方,可以通过调节支撑杆的长度来解决支撑杆不能着地的问题。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支撑杆首先是可以在助推气缸的带动下离地收起和落地撑起,配合气缸控制按钮即可实现,同时,支撑杆撑起后由于气缸的存在,支撑效果良好,在重压下支撑杆不会移动的情况;另外,由于支撑杆的长度是可调节的,可应对的情况更为广泛,如地势低洼或者凹凸不平的环境或者土质较松的情况,同时可在地上配备石块或者自带钢板铺于路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恒力检测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市致远检测有限公司;安徽恒力安全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广州市微网智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恒力检测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市致远检测有限公司;安徽恒力安全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广州市微网智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6868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车充电接口安全隐患有效解决方法
- 下一篇:一种热解和产物收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