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龙门架凿岩掘进车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69329.0 | 申请日: | 2017-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011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刘国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国勇 |
主分类号: | E21D9/10 | 分类号: | E21D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429 | 代理人: | 石燕妮 |
地址: | 400030 重庆市沙坪***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龙门 凿岩 掘进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凿岩领域,尤其是一种龙门架凿岩掘进车。
背景技术
公知的: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大多采用钻爆法,使用凿岩台车钻眼在隧道施工中已经常见,其主要目的是提高掘进速度,改善施工人员的工作环境,将施工人员从条件恶劣,劳动繁重的凿岩中解放出来。
现有的凿岩台车凿岩机基本通过支撑臂连接在台车上,如:日本的九臂台车以及中国专利申请《一种千手凿岩机》;《一种千手凿岩机》公开了一种千手凿岩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工作台,支架,支撑机架的行走机构,机架上安装有动力装置,液压动力装置,在机架上设有一组液压支撑装置,所述装置分别支撑有凿岩机的机体。本实用新型利用多级活动臂以及各个臂之间连接的液压缸和活塞杆调整端部所连接的凿岩机的高度,调整凿岩机的状态,如水平位置或进行角度钻孔,极大的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均是将凿岩机安装在支撑臂上,因此一个凿岩机就需要一个支撑臂,由于凿岩机在工作过程中受到的作用力较大因此对支撑臂的材质要求较高,同时一个凿岩机通过一个支撑臂进行支撑占用空间大,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相互干涉,不易实现多点同钻,施工效率低,制造成本高。
尤其是对现有较大型隧道的凿岩掘进,如断面等效直径在7至10m的隧道进行掘进时,现有的凿岩掘进车由于结构复杂,并且无法实现多点同钻,凿岩效率低,因此制造成本较高,施工效率低,施工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结构稳定性好,能够简化设备,同时操作室、液压工作站以及凿岩劈裂装置可以进行重复使用的龙门架凿岩掘进车。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提供的龙门架凿岩掘进车,包括立方体框架、矩形的滑动框架、操作室以及液压工作站;
所述立方体框架的外侧设置有弧形滑轨;所述滑动框架套装在立方体框架的外侧,且与立方体框架滑动配合;所述立方体框架的两个相对的侧面上均设置有驱动滑动框架沿竖直方向上滑动的升降装置;所述立方体框架下部具有出渣区间;
所述立方体框架内设置有可以上下滑动的安装板;所述操作室以及液压工作站固定安装在安装板上,所述安装板的中间位置与立方体框架的顶部之间设置有提升装置;所述立方体框架具有的立柱的内侧设置有固定安装板的定位插销;所述定位插销位于出渣区间的上方;
所述滑动框架的一端设置有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上设置有凿岩劈裂装置;所述弧形轨道上设置有沿弧形轨道滑动的滑块,所述滑块上设置有驱动滑块沿弧形轨道滑动的驱动装置;所述滑块上设置有凿岩劈裂装置;
所述滑块上的凿岩劈裂装置以及安装支架上的凿岩劈裂装置均指向出渣区间的一端;所述立方体框架的底部设置有滚轮。
优选的,所述提升装置包括设置在安装板的第一滑轮,以及设置在立方体框架的顶部的第二滑轮,所述第一滑轮与第二换轮之间设置有拉绳。
进一步的,所述立方体框架的两个相对的侧面上均设置有竖向的导向轨;所述滑动框架通过导向轨实现竖直方向上的导向。
进一步的,所述立方体框架的前后两端面的立柱上均设置有第二竖向导轨;所述滑动框架的前后两端的内圈设置有与第二竖向导轨匹配的夹槽,且与第二竖向导轨滑动配合。
优选的,所述立方体框架为钢结构框架。
优选的,所述升降装置采用液压缸,所述液压缸一端固定在立方体框架的上端,另一端与滑动框架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滚轮上设置有驱动滚轮滚动的液压驱动装置。
有选的,所述液压驱动装置采用液压泵。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所述的龙门架凿岩掘进车,由于采用在立方体框架上套装有可以沿竖直方向上滑动的滑动框架,并且在滑动框架的一端上设置安装支架,在安装支架上设置凿岩劈裂装置,并且在立方体框架外侧设置有弧形滑轨,在弧形轨道上设置有滑块,并且将凿岩劈裂装置安装在滑块上;从而能够实现安装支架上凿岩劈裂装置的上下位置调节,以及弧形轨道上凿岩劈裂装置的位置调节,从而能够实现对隧道端面各个位置得凿岩,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由于将操作室和液压工作站设置在龙门架凿岩掘进车上出渣区间14的上方,从而可以节约空间使得整个设备紧凑,并且不会影响后续的出渣,简化现有技术中为了搭载操作室和液压工作站的台车,并且预留出了出渣区间,便于出渣设备的布置,便于施工工艺的编排;
其次,采用立方体框架上套装有可以沿竖直方向上滑动的滑动框架,从而简化了结构,节约了空间,能够优化受力保证结构的稳定性;能够提高施工的安全性,保证设备在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国勇,未经刘国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693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