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补骨脂宁用于制备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的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70289.1 | 申请日: | 2017-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371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徐晓军;李会军;郑祖国;张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药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1/352 | 分类号: | A61K31/352;A61P9/10;A61P3/06;A61P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9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补骨脂 用于 制备 治疗 动脉粥样硬化 药物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新应用领域,公开了补骨脂宁(Corylin)的抗动脉粥样硬化活性以及补骨脂宁在制备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中的新用途。
背景技术
心脑血管疾病是当代危害人体生命和健康的最严重疾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皆位于重病之首。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冠心病、脑梗死、外周血管病的主要原因。脂质代谢障碍为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基础,以受累动脉病变从内膜开始,一般先有脂质和复合糖类积聚、出血及血栓形成,进而纤维组织增生及钙质沉着,并有动脉中层的逐渐蜕变和钙化,导致动脉壁增厚变硬、血管腔狭窄等现象为特点。Richard等经过大量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研究表明,高血脂、吸烟、糖尿病、高血压、遗传因素等都是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有关的危险因素,而血脂过高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最严重因素之一。其中血清胆固醇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呈正相关。因此,限制胆固醇吸收,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水平,抑制氧化应激水平及动脉壁炎症已成为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手段。
目前对于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仍以西药为主,临床上主要以他汀类降血脂西药治疗为主,需要长期服药,且副作用较多,具有药物依赖性。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上人口结构的老龄化,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开发治疗效果较好的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已经成为当今药物研究的热点,我们的实验结果显示:高纯度的补骨脂宁在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雷公炮炙论》记载:“补骨脂,其性辛、苦、温,归肾、脾经,具温肾助阳、纳气平喘、温脾止泻之功效;外用消风祛斑,用于肾阳不足,阳痿遗精,遗尿尿频,腰膝冷痛,肾虚作喘,五更泄泻;外用治白癜风,斑秃。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补骨脂具有非常高的药用价值,具有扩张血管、增加心肌收缩力、抗菌、抗肿瘤、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作用。补骨脂宁为补骨脂有效成分之一。至今未见有关补骨脂宁治疗或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报道。因此,对于本发明涉及的补骨脂宁在制备治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中的用途属于首次公开,具备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同时用于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显然具有显著的进步。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补骨脂宁在制备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中的应用,用补骨脂宁制备的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具有较好的疗效。
本发明提供的药物新应用领域是:补骨脂宁在制备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中的作用。
按药剂学方法,拟将本发明的补骨脂宁制备成多个临床药物剂型用于抗动脉粥样硬化,包括口服给予剂型。所指的口服制剂选自片剂、胶囊剂、滴丸剂、口服液体制剂中的任意一种。
本发明的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的辅料是指溶剂、崩解剂、矫味剂、防腐剂、着色剂、粘合剂等常规赋形剂。本发明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的其他配伍用药物,指的是有效剂量的补骨脂宁为一定的药物原料,配伍其他允许合用的中药或化学药品。
所述化合物补骨脂宁,结构如式(I)所示:
结构类似物compound A
结构类似物Neobavasioflavone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受具体实施例的任何限制,而是由权利要求加以限定。
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补骨脂宁对高脂诱导的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小鼠主动脉油红染色,
附图2.补骨脂宁对高脂诱导的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小鼠主动脉HE染色,
附图3.补骨脂宁对高脂诱导的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小鼠VCAM-1染色,
附图4.补骨脂宁对高脂诱导的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小鼠LAPM-1染色
附图5.补骨脂宁及其类似物对甾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s荧光酶素报告基因影响的结果图
表1.补骨脂宁对高脂诱导的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体重变化
表2.补骨脂宁对高脂诱导的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进食量变化
表3.血浆中总胆固醇含量
表4血浆中甘油三酯含量
表5血浆中高密度脂蛋白含量
表6.血浆中低密度脂蛋白含量
实施例1
补骨脂宁在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方面用途研究
1、动物模型制备以及分组
(1)动物造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药科大学,未经中国药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702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