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制车底架及控制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72264.5 | 申请日: | 2017-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087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侯亚辉;张国栋;郭金城;贾志言;孟林林;王智群;李志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F1/00 | 分类号: | B61F1/00;B61F1/08;B61F1/10;B61D1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新知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7 | 代理人: | 王乾旭;李源 |
地址: | 063035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车底 | ||
一种控制车底架及控制车,涉及轨道交通技术。所述控制车包括端墙和司机室,所述端墙和司机室分别位于底架的前后两端,所述底架的前后两端的底面上均固定有牵引梁,所述牵引梁采用钢板折弯成型。所述底架还包括枕梁上盖板和枕梁腹板,所述枕梁腹板固定在枕内横梁的前后两端,枕梁腹板的顶部设置有枕梁上盖板,所述枕内横梁前后两端设置的枕梁上盖板与枕梁腹板之间的区域内设置有波纹地板,且所述波纹地板的上表面与枕梁上盖板的下表面连接,波纹地板的侧壁与枕梁腹板的内侧壁连接。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控制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轨道交通技术,具体地,涉及一种控制车底架及控制车。
背景技术
25型客车已经运营多年,许多技术已逐渐进行更新换代,许多新型结构及 设计理念运用到设计中,使得整车运行稳定性及舒适性得到大大提高。
车体底架是车体钢结构关键承载部件,对整车安全运行起到了至关重要作 用,设计时需在保证强度可靠的前提下兼顾轻量化的要求,现有车体底架设计 如图1所示,为了满足车下电池箱及制动风缸等大部件安装的需要,车体底架 设计了电池箱吊座及制动吊座等安装用吊座,吊座焊接在枕内、外横梁上,吊 座为电池箱及制动风缸等大部件提供安装接口。但是目前车下电池箱及制动风 缸等大部件,型号已经通用化,故在车体的安装接口也基本做成了统一。对于 目前的车体底架结构而言,每设计一款新的车型底架,需要重新设计吊座,并 重新标注与吊座有关的尺寸、焊接及技术要求等。重复工作较多、容易出错且 效率很低。
另外,在底架上设计有牵引梁部件,连接有车钩,承载了车辆联挂的大部 分力量,属于底架承载的关键部件,现有牵引梁结构如图2和图3所示。目前 25型车底架牵引梁部件为采用300X85X7.5规格的槽钢拼焊而成,槽钢材质为 Q235B,材料屈服强度相对较低。槽钢为型钢,如图2和图3所示,需要将槽钢 切割为3部分,再拼焊而成,成型工艺较差,且造成大量的浪费。拼焊增大了 制造的工作量,且由于牵引梁为底架承载关键部件,对拼焊处的焊接要求较高。 在牵引梁上安装有车钩安装座,用于安装车钩,目前车钩安装座在牵引梁上的 固定方式为铆接,需要为铆钉铆接预留出操作空间,设计时也需要考虑到安装 操作空间的问题,增大设计难度。
除此之外,在底架枕内设置有铁地板,大多为波纹地板,波纹地板延伸到 枕梁腹板,目前波纹地板与枕梁的连接方式如图4所示。按照现有的连接方式 的组装工序依次为:先焊接枕梁上盖板与枕梁腹板,再组装焊接波纹地板。由 于波纹地板高度30mm不容易控制,组装波纹地板时,需要将波纹地板端头调修 后插入枕梁上盖板下方,对组装精度要求较高,调修工作量增大。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控制车底架,所述控制车包 括端墙和司机室,所述端墙和司机室分别位于底架的前后两端,所述底架的前 后两端的底面上均固定有牵引梁,所述牵引梁采用钢板折弯成型。
优选地,靠近控制车端墙侧的牵引梁上通过铆钉安装有车钩安装座。
优选地,靠近控制车司机室侧的牵引梁上焊接有车钩安装座。
优选地,所述底架还包括补强板和U型筋板,所述靠近端墙侧和靠近司机 室侧的牵引梁的左右两侧固定有补强板,所述U型筋板的一端与其中一个补强 板连接,所述U型筋板的另一端与另一个补强板连接,且所述U型筋板的底面 的内侧与车钩安装座连接。
优选地,所述靠近司机室侧的牵引梁的两侧设置有前端结构,所述前端结 构为封闭腔体,所述前端结构的底部安装有排障器。
优选地,所述底架包括乘客室边梁和司机室边梁,所述司机室边梁高于乘 客室边梁,且所述司机室边梁与乘客室边梁之间固定有连接梁。
优选地,所述连接梁内部设置有筋板,且所述筋板的两端分别与司机室边 梁和乘客室边梁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722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