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73368.8 | 申请日: | 2017-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272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山崎舜平;吉住健辅;宍户英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 | 分类号: | G02F1/1335;G02F1/1343;G02F1/1362;H01L27/1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何欣亭;郑冀之 |
地址: | 日本神奈***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着色层 晶体管 显示装置 子像素 半导体层 波长 可见光 方式配置 耗电量 电极 开口率 布线 沟道 吸收 像素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耗电量的显示装置。本发明提高显示装置的开口率。显示装置包括具有第一子像素及第二子像素的像素。第一子像素包括第一着色层及第一晶体管,第二子像素包括第二着色层及第二晶体管。第一晶体管及第二晶体管所包括的半导体层的形成沟道的部分至少以与第一着色层重叠的方式配置。第一着色层吸收其波长比第二着色层吸收的波长的光短的光,构成晶体管的半导体层、电极及布线等透过可见光。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不局限于上述技术领域。作为本说明书等所公开的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技术领域的一个例子,可以举出半导体装置、显示装置、发光装置、蓄电装置、存储装置、电子设备、照明装置、输入装置、输入输出装置、其驱动方法或者其制造方法。
注意,在本说明书等中,半导体装置是指能够通过利用半导体特性而工作的所有装置。晶体管、半导体电路、运算装置及存储装置等都是半导体装置的一个方式。另外,摄像装置、电光装置、发电装置(包括薄膜太阳能电池、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等)以及电子设备有时包括半导体装置。
背景技术
对电子设备有低功耗化的需求。尤其是,由于智能手机或平板终端等便携式电子设备包括电池作为电源,因此若功耗高则会缩短一次充电能够使用的期间。
作为安装在电子设备中的显示装置之一,已知液晶显示装置。透射式液晶显示装置通过利用液晶的光学调制作用控制来自背光的光透过量来表示对比度,由此显示图像。
例如,已知有将以金属氧化物为沟道形成区域的晶体管用作连接到各像素电极的开关元件的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装置(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2007-12386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2007-96055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作为降低液晶显示装置(液晶面板)的功耗的方法之一,可以举出高效地取出来自背光的光。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功耗的显示装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目的之一是提高显示装置的开口率。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具有高开口率及高可靠性的显示装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新颖的显示装置。
注意,这些目的的记载不妨碍其他目的的存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并不需要实现所有上述目的。另外,可以从说明书、附图、权利要求书等的记载抽取上述以外的目的。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是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第一着色层;第二着色层;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一显示元件;以及第二显示元件。第一显示元件与第一晶体管电连接且与第一着色层重叠。第二显示元件与第二晶体管电连接且与第二着色层重叠。第一晶体管包括第一半导体层。第二晶体管包括第二半导体层。第一半导体层及第二半导体层都包括与第一着色层重叠的部分。
本发明的其他方式是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第一着色层;第二着色层;第三着色层;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第一显示元件;第二显示元件;以及第三显示元件。第一显示元件与第一晶体管电连接且与第一着色层重叠。第二显示元件与第二晶体管电连接且与第二着色层重叠。第三显示元件与第三晶体管电连接且与第三着色层重叠。第一晶体管包括第一半导体层。第二晶体管包括第二半导体层。第三晶体管包括第三半导体层。第一半导体层、第二半导体层及第三半导体层都包括与第一着色层重叠的部分。
在上述结构中,优选的是,第一着色层透过其波长比第二着色层透过的波长长的光。或者,第一着色层优选透过红色光。
在上述结构中,优选包括发射白色光的光源。此时,第一着色层优选位于光源与第一半导体层之间以及光源与第二半导体层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未经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733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