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强列车头尾冗余测速可用性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73860.5 | 申请日: | 2017-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336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刘朔;刘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L25/02 | 分类号: | B61L2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2 | 代理人: | 王莹,李相雨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强 列车 头尾 冗余 测速 可用性 方法 | ||
1.一种增强列车头尾冗余测速可用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列车头端测速单元发生故障而尾端测速单元正常时,列车尾端根据尾端测速单元在预设时间段内的历史周期数据进行加速度平滑处理,获取列车尾端的历史平均加速度和历史平均冲击率并发送给列车头端;
列车头端接收列车尾端的历史平均加速度和历史平均冲击率后,获取此时尾端测速单元的速度;
列车头端根据预先计算的列车头尾两端传输数据的延时时延、所述历史平均加速度和历史平均冲击率,对所获取的尾端测速单元的速度进行补偿,获得经过补偿后的列车尾端测速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列车头端根据预先计算的列车头尾两端传输数据的延时时延、所述历史平均加速度和历史平均冲击率,对所获取的尾端测速单元的速度进行补偿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假设列车头尾两端的传输时间一致,列车头端计算列车头尾两端传输数据的延时时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假设列车头尾两端的传输时间一致,列车头端计算列车头尾两端传输数据的延时时延,包括:
假设列车头尾两端的传输时间一致,列车头端通过第一公式,计算得到列车头尾两端传输数据的延时时延Tdelay;
其中,所述第一公式为:
a为列车头端将数据发送给列车尾端的发送时间点,b为列车尾端接收到列车头端所发送的数据的接收时间点,c为列车尾端将数据发送给列车头端的发送时间点,d为列车头端接收到列车尾端所发送的数据的接收时间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列车的头端测速单元发生故障而尾端测速单元正常时,列车尾端根据尾端测速单元在预设时间段内的历史周期数据进行加速度平滑处理,获取列车尾端的历史平均加速度和历史平均冲击率,包括:
在列车的头端测速单元发生故障而尾端测速单元正常时,列车尾端的尾端测速单元根据过去预设数量个周期的尾端测速单元速度,通过第二公式计算得到列车尾端的历史平均加速度AN,通过第三公式计算得到列车尾端的历史平均冲击率JN;
其中,所述第二公式为:
T为尾端测速单元的工作周期,设当前周期为尾端测速单元的第N个周期,vN为当前周期TN时尾端测速单元中的速度传感器的单元速度;
所述第三公式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列车头端根据预先计算的列车头尾两端传输数据的延时时延、所述历史平均加速度和历史平均冲击率,对所获取的尾端测速单元的速度进行补偿,获得经过补偿后的列车尾端测速值,包括:
列车头端根据预先计算的列车头尾两端传输数据的延时时延、所述历史平均加速度和历史平均冲击率,利用第四公式对所获取的尾端测速单元的速度进行补偿,获得经过补偿后的列车尾端测速值V;
其中,所述第四公式为:
V=VD+(AN+JN×Tdelay)×Tdelay
VD为列车头端所获取的尾端测速单元的速度,AN为列车尾端的历史平均加速度,JN为列车尾端的历史平均冲击率,Tdelay为列车头尾两端传输数据的延时时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7386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