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物联网的无线矿井灾害人员搜救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74163.1 | 申请日: | 2017-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122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8 |
发明(设计)人: | 安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宇卓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7/18 | 分类号: | E21F17/18;G08C17/02;H04W64/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矿井灾害 人员搜救 物联网 数据管理中心 矿工 手持设备 搜救 人机接口电路 身体状况信息 有效检测范围 升压电路 搜救系统 搜救装置 灾害搜救 触摸屏 单片机 井上 电路 电源 搜索 矿井 携带 监测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矿井搜救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无线矿井灾害人员搜救系统;包括被困矿工携带的RFID射频卡、搜救人员手持设备和井上数据管理中心,手持设备包括单片机、电源升压电路、RFID读卡电路、ZigBee网络节点电路以及触摸屏人机接口电路;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基于物联网的无线矿井灾害人员搜救系统,搜救人员利用手持的搜救装置,可以搜索有效检测范围内被困矿工的位置信息,监测矿工身体状况信息,利用ZigBee无线传输到数据管理中心,使灾害搜救能及时有效的进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矿井搜救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无线矿井灾害人员搜救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煤矿井下灾害时有发生,发生灾害后,井下被困人员与地面人员的信息联系被切断,地面人员难以掌握被困人员的身体状况及准确位置信息。传统的措施是组织搜救人员进入矿井下,对被困人员进行搜救。但由于信息沟通不及时,搜救人员很难实时监测到井下工作人员的分布情况,灾害搜救的效率很低,同时,井上人员也难以掌握搜救人员的位置信息及搜救情况。因此,精准发现被困人员并且对其进行精确定位,同时及时掌握搜救信息成为灾害发生后搜救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矿井发生灾害后,井下所有供电都切断,原有的矿井人员定位装置不能正常工作,但由于矿工携带的RFID射频卡是锂电池供电,因此仍然在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无线矿井灾害人员搜救系统,搜救人员利用手持的搜救装置,可以搜索有效检测范围内被困矿工的位置信息,监测矿工身体状况信息,利用ZigBee无线传输到数据管理中心,使灾害搜救能及时有效的进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无线矿井灾害人员搜救系统,包括被困矿工携带的RFID射频卡、搜救人员手持设备和井上数据管理中心,所述手持设备包括单片机、电源升压电路、RFID读卡电路、ZigBee网络节点电路以及触摸屏人机接口电路,电源升压电路将电压升高之后供给系统各部分作为电源,RFID读卡电路通过ZigBee网络节点电路实现与RFID射频卡之间的远距离信息传输,所述触摸屏电路与所述单片机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单片机采用LPC935。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ZigBee网络节点电路采用CC2430作为主控芯片。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RFID读卡电路以nRF905为核心。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于物联网的无线矿井灾害人员搜救系统存在如下优点:在发生矿难时,搜救人员通过手持搜救器,可以搜索有效检测范围内被困矿工的位置信息,监测矿工体温,心率等参数信息,利用ZigBee无线传输到数据管理中心。该监测系统设计简单直观,使用方便,简化了系统硬件结构,并且易于修改,具有很好的可扩展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发明中手持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无线矿井灾害人员搜救系统,包括被困矿工携带的RFID射频卡、搜救人员手持设备和井上数据管理中心,手持设备包括单片机、电源升压电路、RFID读卡电路、ZigBee网络节点电路以及触摸屏人机接口电路,电源升压电路将电压升高之后供给系统各部分作为电源,RFID读卡电路通过ZigBee网络节点电路实现与RFID射频卡之间的远距离信息传输,触摸屏电路与单片机连接。
单片机采用LPC935。
ZigBee网络节点电路采用CC2430作为主控芯片。
RFID读卡电路以nRF905为核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宇卓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宇卓时代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741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