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故障报告显示方法和一种计算机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74417.X | 申请日: | 2017-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429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赵士达;蒋琦;李文琦;陈俊强;赵文强;王雪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电和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23/02 | 分类号: | G05B2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解婷婷;栗若木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故障 报告 显示 方法 计算机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故障报告显示方法和计算机设备,能够提高关键故障报告的实时性和有效性。所述故障报告显示方法包括:消息列表中设置有置顶区,所述置顶区包括两个以上的子区,所述子区按照优先级排列,优先级最高的子区位于置顶区顶端;接收到故障报告后,将当前故障报告的报告时间与置顶区中最新的故障报告的报告时间进行比较,若时间差小于预设有效时间,则根据当前故障报告的内容确定其在置顶区内的哪个子区。本发明实施例利用置顶区和有效时限保证了最新的关键故障报告总是显示在列表的最上面,又不会抑制其他新的非关键故障报告的正常显示,使人机交互更加智能、高效,提高了关键故障报告的实时性和有效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尤指一种故障报告显示方法和一种计算机设备。
背景技术
在铁路电力系统自动化领域,铁路局调度中心通过牵引供电远动监控系统(以下简称远动系统)对局管辖内各条电气化铁路线路中的牵引变电所、开闭所、分区所、自耦变压供电(AT)所、箱变、配电所等站所进行远程的监视和控制。远动系统主要是通过与各个站所中的微机保护测控装置进行数据通讯来实现对供电设备的监控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数据就是微机保护测控装置生成的故障报告。
当铁路供电设备发生跳闸、故障或处于不正常运行状态,微机保护测控装置采集到的电流、电压、温度等数据超出了预先设定好的阈值时,微机保护测控装置会立即产生相应的报警,同时上送一条记录了详细数据信息的故障报告到远动系统,实时提醒和帮助调度员对供电设备的故障进行分析,以便指挥现场维修人员快速排除故障,恢复线路供电。因此远动系统中故障报告显示的实时性、准确性和有效性在铁路电力系统的日常维护、紧急故障处理、处理后分析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故障报告记录的信息有:故障时间、故障元件、故障相别、故障位置公里标、故障电压及电流、是否重合闸成功等。在常见的远动系统中,实时故障报告功能是将故障报告按故障时间的新旧顺序显示在一个列表中。这种简单的显示方式在实际的运行情况尤其是紧急故障处理的情况下是远远不够的,在以下几种情况会存在问题:
1)牵引变电所中的供电设备短路跳闸,同时两侧的开闭所、分区所中的线路会失压,此时多个微机保护测控装置的故障报告同时上送到远动系统,远动系统弹出一个列表中显示大量的故障报告内容,调度员需要逐一阅读每条故障报告,很难快速的找到关键信息如:故障位置公里标、是否重合闸成功等,给分析和指挥工作造成了干扰。
2)供电设备需要定期维护,某个站所的供电设备在当地进行调试或维护时,微机保护测控装置采集到的数据会频繁的超出阈值,产生大量故障报告,此时其他站所产生的关键故障报告会被淹没到后面,调度员不能够及时看到。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故障报告显示方法和计算机设备,能够提高关键故障报告的实时性和有效性。
为了达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故障报告显示方法,包括:
消息列表中设置有置顶区,所述置顶区包括两个以上的子区,所述子区按照优先级排列,优先级最高的子区位于置顶区顶端;
接收到故障报告后,将当前故障报告的报告时间与置顶区中最新的故障报告的报告时间进行比较,若时间差小于预设有效时间,则根据当前故障报告的内容确定其在置顶区内的哪个子区。
进一步地,所述将当前故障报告的报告时间与置顶区中最新的故障报告的报告时间进行比较,若时间差小于预设有效时间,则根据当前故障报告的内容确定其在置顶区内的哪个子区,包括:
计算当前故障报告的报告时间与置顶区中最新的故障报告的报告时间的时间差,如果时间差小于预设有效时间,则根据当前故障报告是否包含预设关键字确定其在置顶区内哪个子区,如果时间差大于预设有效时间,则将置顶区内所有故障报告移入普通区,同时将当前故障报告移入置顶区。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电和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电和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7441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