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相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74646.1 | 申请日: | 2017-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195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魏冬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56/00 | 分类号: | H04W56/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5 | 代理人: | 王仲凯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传输 方法 相关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包括:获取基线值,其中,所述基线值用于表示下行帧定时与上行帧定时之间的时间间隔,所述基线值用于确定时间提前量,所述时间提前量用于上行数据的发送;接收所述上行数据。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基站和用户设备。本申请在大传输时延场景中,利用基线值计算得到的时间提前量取值范围一定小于传输时延值的取值范围,因此,可以有效地降低时间提前量的开销。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的确定方法及相关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地面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已经能为陆地主要区域提供良好的移动通信服务,但在海上、空中、陆地偏远或极端区域,尤其是在应急和面对重大自然灾害的抢险救灾,以及军事应用等特殊条件下,卫星仍是唯一可靠的选择。
目前,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或者新空口(new radio,NR)等通信系统的设计中,由于采用了正交多址接入,因此不同的用户终端(user equipment,UE)在时频资源上保持正交。由于小区中心用户与小区边缘用户具有不同的传输时延,为了保持上行正交传输,相比小区中心用户,小区边缘用户需要提前发送,使得小区边缘用户的上行传输信号可以与小区中心用户的上行传输信号同时到达。
在设定时间提前量时需要同时考虑下行和上行的传输时延,因此,时间提前量的调整均为基于两倍的传输时延。然而,在大传输时延场景,如卫星通信中,由于卫星通信的传输时延过长,采用两倍的传输时延通知时间提前量会增加信令的开销。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相关装置,在大传输时延场景中,利用基线值计算得到的时间提前量取值范围一定小于传输时延值的取值范围,因此,可以有效地降低时间提前量的开销。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该方法应用于数据传输系统,且该数据传输系统包括基站和至少一个UE,下面将介绍如何进行数据传输:
首先,基站可以获取基线值,该基线值不为零,且基线值用于表示下行帧定时与上行帧定时之间的时间间隔,可选的,所述时间间隔为时间单元的整数倍,时间单元为子帧、时隙、非时隙或者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非时隙又称为non-slot。此外,基线值与传输时延值相关,基线值可以是时间单元整数倍的数字,而时间单元则可以为子帧、时隙或者正交频分复用符号。
基站或者UE都可以根据基线值以及传输时延值确定时间提前量,由UE根据时间提前量确定UE侧上行定时和下行定时之间的差值,UE基于UE侧上行帧定时发送上行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首先由基站获取基线值,其中,该基线值用于表示基站下行帧定时与所述基站上行帧定时的差值,基线值用于确定时间提前量,时间提前量用于确定UE侧上行帧定时与下行帧定时之间的差值,UE基于上行定时发送上行数据,然后基站接收上行数据。通过上述方式,在大传输时延场景中,利用基线值计算得到的时间提前量取值范围一定小于传输时延值的取值范围,因此,可以有效地降低时间提前量的开销。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获取基线值的具体步骤可以包括:
首先由基站获取目标卫星的卫星类型,其中,目标卫星是与UE建立通信的卫星,然后基站可以根据目标卫星的卫星类型确定基线值。卫星类型包括卫星高度、卫星星上处理能力。如果按照高度对目标卫星分类,可以有低轨卫星、中轨卫星和高轨卫星。如果按照星上处理能力分类,可以分为有星上处理能力的卫星和弯管转发能力的卫星,可以根据卫星高度以及星上处理能力调整基线值的可取值范围。
其次,本申请实施例中,基站在获取基线值的过程中,首先需要获取目标卫星的卫星类型,然后根据该目标卫星的卫星类型确定基线值。通过上述方式,可以了解基线值与卫星类型具有关联关系,也就可以根据不同的卫星类型确定最贴近的基线值,从而保证基线值的取值更准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746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