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布线电缆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74873.4 | 申请日: | 2017-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314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凌建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新金牛线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18 | 分类号: | H01B7/18;H01B7/29;H01B9/00;H01B9/02;H01B11/06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43 | 代理人: | 朱晓凯 |
地址: | 21300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布线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电缆技术领域,具体地是涉及一种布线电缆。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在人口密集和电网稠密区以及交通拥挤繁忙处,架空线的过多铺设不仅占地空间大、易受周围环境污染影响,送电的稳定性也较差,因此电缆的铺设开始凸显功效,电缆按用途可以分为电力电缆、通信电缆和控制电缆等,相比于传统的架空线,电缆的线间绝缘距离小,地下敷设而不占用地面以上的空间,送电可靠,对人身安全和周围环境干扰小。
但是,电力电缆、通信电缆和射频电缆等都是独立的电缆,敷设时由供电、电信、广电等多个部门同时施工,需要反复占用人力和通道,过程繁琐,其次,常规的布线电缆也难以保证电缆具有较好的抗弯折和抗挤压强度,电缆工作不稳定,容易造成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布线电缆,结构合理,具有较高的抗挤压和抗弯折强度,电缆工作稳定,不易损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布线电缆,包括电力电缆、通讯电缆和射频电缆,在所述电力电缆、通讯电缆和射频电缆外部均包裹一层绝缘层,所述电力电缆、通讯电缆和射频电缆嵌于钛合金网格层中,在所述钛合金网格层内填充抗挤压泡沫层,所述布线电缆的最外层为外护套,所述抗挤压泡沫层到所述外护套间从内到外依次为耐火云母层和金属屏蔽层。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层为聚氯乙烯绝缘层。
进一步地,所述外护套由PVC发泡形成,在所述外护套上涂覆憎水涂料。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屏蔽层由铜带绕包而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该种布线电缆设于钛合金网格层间,且其间填充抗挤压泡沫,使其具有极佳的抗挤压和抗弯折能力,铜带绕包而成的金属屏蔽层能有效屏蔽外界信号,提高电缆的抗干扰性能,耐火云母层则赋予了所述布线电缆很好的耐高温性能;该布线电缆结构简单,性能稳定,使用寿命大大延长。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发明一种布线电缆的电缆截面示意图。
1-电力电缆,2-通讯电缆,3-射频电缆,4-绝缘层,5-钛合金网格层,6-抗挤压泡沫层,7-外护套,8-耐火云母层,9-金属屏蔽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和工作过程作进一步地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仅是为了本对发明的技术特征进行有效的说明,所述的左侧、右侧、上端、下端等定位词仅是为了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更好的描述,不能看作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一种布线电缆,包括电力电缆1、通讯电缆2和射频电缆3,在所述电力电缆1、通讯电缆2和射频电缆3外部均包裹一层绝缘层4,所述绝缘层4为聚氯乙烯绝缘层,加设绝缘层保证各根电缆工作时信号不会相互干扰;所述电力电缆1、通讯电缆2和射频电缆3嵌于钛合金网格层5中,在所述钛合金网格层5内填充抗挤压泡沫层6,钛合金材料构成的网格层有极佳的结构稳定性,再在其中填充所述抗挤压泡沫之后,所述布线电缆的抗弯折和抗压能力都有明显的提升;所述布线电缆的最外层为外护套7,所述抗挤压泡沫层6到所述外护套7间从内到外依次为耐火云母层8和金属屏蔽层9;所述外护套7由PVC发泡形成,在所述外护套7上涂覆憎水涂料,电缆通常会敷设在地下和水底,长时间处在雨水较多和阴湿的环境中容易使电缆的表面腐蚀,内部受潮,这些情况会对电缆的工作性能产生极大的影响,而涂覆憎水涂料之后可以有效较少这种情况的发生,保证电缆工作时的稳定性,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所述金属屏蔽层9由铜带绕包而成,可以均匀导电线芯和绝缘电场。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优点。但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专利范围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新金牛线缆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新金牛线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748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