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雨车座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75031.0 | 申请日: | 2017-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088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8 |
发明(设计)人: | 石浩翔;王森梁;陈恩可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昌县浩冠自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J1/18 | 分类号: | B62J1/18;B62J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杨慧玲 |
地址: | 3125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座主体 排水孔 增强筋 车座 防雨 排水孔顶部 连接管 上表面 组装 倒圆锥状 干燥状态 连接部位 倒圆锥 高度差 下表面 相交 空洞 雨水 出行 | ||
本发明创造提供了一种防雨车座,包括车座主体、排水孔、增强筋以及组装连接管;所述车座主体的上表面积为480‑500cm2;所述排水孔分布在车座主体上,每个排水孔周围呈一个倒圆锥状,所述排水孔位于倒圆锥的顶点;所述排水孔顶部与所述车座主体上表面的高度差为0.2‑0.3cm,所述每个排水孔顶部与所述车座主体的连接部位呈弧形;采用所述增强筋设置在车座主体下表面;所述增强筋每三条会两两相交构成三角形;所述排水孔位于增强筋组成的三角形的中心;所述组装连接管位于车座主体中心位置。本发明创造所述的防雨车座,通过车座主体上设有空洞使雨水从车座主体上表面排除流至地面,利于车座主体保持干燥状态,方便人们出行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属于自行车零部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雨车座。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进步,经济技术的发展,具有低碳环保功能的自行车依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与汽车相比,自行车没有用来遮挡雨水的外壳。因此每当遇到阴雨天气,停靠在露天停车场的自行车车座就会被雨水淋湿,当人们需要骑自行车时,湿漉漉的车座难以被擦干,这给出行者带来诸多不便。目前世面上已有的防雨车座虽然可以达到防雨的效果,但是操作都很繁琐。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创造旨在提出一种防雨车座,以简单的操作方式使车座主体保持干燥状态,方便人们出行使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防雨车座,包括车座主体、排水孔、增强筋以及组装连接管;所述车座主体的上表面积为480-500cm2;所述排水孔分布在车座主体上,每个排水孔周围呈一个倒圆锥状,所述排水孔位于倒圆锥的顶点;所述排水孔顶部与所述车座主体上表面的高度差为0.2-0.3cm,所述每个排水孔顶部与所述车座主体的连接部位呈弧形;采用所述增强筋设置在车座主体下表面;所述增强筋每三条会两两相交构成三角形;所述排水孔位于增强筋组成的三角形的中心;所述组装连接管位于车座主体中心位置,使所述车座主体在承受人体所施加压力时仍保持平衡。
进一步的,所述防雨车座主体采用弹性材料如聚氨酯材料,以达到减震的目的;车座主体上表面设有防水涂层如聚四氯乙烯防水涂层,利于雨水从车座主体上的排水孔排出。所述排水孔直径为1-1.5cm,该尺寸的设置既满足了增加排水孔数量便于车座主体排水的要求,又增加了骑车人的舒适感。
进一步的,所述所述增强筋的材质为不锈钢材料,所述增强筋两两相交组成三角形,这两方面均可以提高防雨车座的强度。每条所述增强筋高度为1.8-2.2cm,小于所述车座主体厚度,便于所述防水车座与自行车架进行组装。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创造所述的防雨车座具有以下优势:
(1)本发明所述的防雨车通过车座主体上设有空洞使雨水从车座主体上表面排除流至地面,利于车座主体保持干燥状态,方便人们出行使用。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创造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创造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创造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创造,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创造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创造实施例所述的防雨车座上表面;
图2为本发明创造实施例所述的防雨车座下表面。
附图标记说明:
1-车座主体,2-排水孔,3-增强筋,4-组装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创造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创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昌县浩冠自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新昌县浩冠自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750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