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布式系统中链路调用的监控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75087.6 | 申请日: | 2017-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839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宝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链家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李相雨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布式系统 节点标识 分布式请求 监控信息 链路标识 调用链 链路 调用 监控 采样策略 采样规则 层级关系 节点标记 链路数据 请求链路 生成链路 实时观察 用户发送 可控的 预设 并发 采集 灵活 网络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分布式系统中链路调用的监控方法及系统,其中监控方法包括根据预设的采样规则,采集用户发送的分布式请求;生成链路标识,利用所述链路标识对所述分布式请求的调用链路中的各节点进行标记;生成节点标识,利用所述节点标识对所述调用链路中各节点的层级关系进行标记;根据各节点标记的链路标识和节点标识获得监控信息。本发明实现了呈现全链路数据,通过监控信息能够实时观察到各请求链路情况、网络情况,并且采用灵活可控的采样策略,既能满足一般性分布式系统,也适用于高并发的分布式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布式系统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分布式系统中链路调用的监控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当今的互联网服务,通常都是用大规模的分布式集群来实现的。服务可能来自不同的公司、研发团队,使用不同的编程语言来实现,运行在上千台服务器上。随着业务发展,公司的分布式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用户的一次请求通常由多个系统协同完成处理,而且这些处理是发生在不同机器甚至是不同集群上的,当请求处理发生异常时,需要快速理解系统行为,发现问题,并准确定位到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这对于系统的维护人员是非常有意义的。
目前的解决方案主要有业务热衷追踪方案和全局ID根据方案。
对于业务日志跟踪方案来说,其单纯的使用一些日志框架,比如业务系统集成log4j、logback等,软件开发人员通过在系统的业务流程中记录一些关键的业务数据,来辅助理解系统的线上行为。由于业务日志纯属开发人员的编码记录,存在数据随意零散,缺乏完整性的问题,排查问题起来非常费事费力。
对于全局ID跟踪方案来说,其通过在流程入口生成一个与业务无关的全局唯一的请求ID,在分布式系统中,该次请求的所有操作记录都使用该请求ID进行关联,能基本实现与业务无关联,通过请求ID快速定位问题。但该方案需要整合具体业务日志,ID与业务耦合在一起,对业务系统的侵入高,扩展性低;并且由于实现简单,缺少一些问题的重要线索、界面提示以及实时智能预警,运维人员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分布式系统中链路调用的监控方法及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分布式系统中链路调用的监控方法,包括:
根据预设的采样规则,采集用户发送的分布式请求;
生成链路标识,利用所述链路标识对所述分布式请求的调用链路上的各节点进行标记;
生成节点标识,利用所述节点标识对所述调用链路中各节点的层级关系进行标记;
根据各节点标记的链路标识和节点标识获得监控信息。
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链路标识和所述节点标识获得监控信息的步骤,包括:
通过全局的埋点中间件采集链路调用的核心数据,所述核心数据包括各节点对应的链路标识、节点标识以及调用类型,将采集的所述核心数据异步写入至本地trace文件;
根据相同链路上各节点的层级关系,将本地trace文件中的核心数据存储至Hbase数据库中,获得监控信息;其中,链路标识作为Hbase数据库的行主键,由节点标识和节点的调用类型构成的组合作为Hbase数据库的列簇。
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链路标识和所述节点标识获得监控信息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保存所述监控信息,并将所述监控信息发送至前端界面。
优选地,所述节点标识采用多级序号的方式标识节点的层级关系。
优选地,所述核心数据还包括:节点的调用时刻、调用耗时、节点名称、层级关系和异常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分布式系统中链路调用的查询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链家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链家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750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