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深蓝活性染料色浆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75756.X | 申请日: | 2017-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282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林;单国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劲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B62/095 | 分类号: | C09B62/095;D06P1/382;D06P5/3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陈华 |
地址: | 312369 浙江省绍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性染料 浆料 色浆 制备 提纯 去除 原浆 氯化钠 双氧水 异噻唑啉酮类杀菌剂 隔膜压滤机 活性炭吸附 无机盐 二乙醇胺 活性墨水 搅拌反应 去离子水 三级提纯 数码喷绘 氧化络合 斑点 氨合铜 超滤膜 高纯度 陶瓷膜 染料 滴加 滤饼 硫酸 微生物 配制 过滤 溶解 应用 清晰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深蓝活性染料色浆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制备方法如下:氧化络合:将二缩液降温到35‑40℃,滴加硫酸四氨合铜溶液和双氧水,控制pH7.5‑8.5和温度40‑45℃,搅拌反应至无所述二缩液为终点,得到深蓝活性染料原浆;一级提纯:深蓝活性染料原浆中加入氯化钠,搅拌至斑点清晰,用隔膜压滤机进行分离,滤饼用去离子水溶解,继续加入活性炭吸附,过滤,得一级浆料;二级提纯:一级浆料采用超滤膜去除无机盐和小分染料,得到二级浆料;三级提纯:二级浆料采用陶瓷膜去除微生物,添加异噻唑啉酮类杀菌剂和二乙醇胺调节pH至7.5‑8.0,得到深蓝活性染料色浆。深蓝活性染料色浆具有高纯度,且稳定性优异,可以用于配制数码喷绘中的纺织活性墨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活性染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深蓝活性染料色浆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活性染料因其色泽鲜艳,色谱齐全,应用方便,牢度优良而成为发展迅速的第二大染料品种,但用传统的合成技术得到的印花染料因其溶解度低,提升率差,其应用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纺织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而使用于纺织品印花的活性染料在各项性能上的要求日益苛刻。
公告号为US3169952A的美国专利申请公开了纤维素用铜络合单偶氮活性染料,染料的结构式较多,具有代表性的通式(1)如下:
当Y1为氢,Y2为SO3H,n为1,B3为NH2时,结构式(2)如下:
结构式(2)被收录在染料索引C.I.Reactive Blue 13。《2005年世界染料品种》第757页公开制备方法为:H酸与三聚氯氰第一次缩合,氨基C酸重氮化,与生成的缩合产物偶合,与硫酸铜、醋酸钠和双氧水络合,氨化并盐析。再经过烘干、商品化得到为深蓝色粉末产品,易溶于水,对硬水不敏感,在硫酸中为纯蓝色,稀释后变成藏青色,在浓硝酸酸中未棕色,水溶液为蓝光紫色,加入1摩尔氢氧化钠溶液仍未蓝光紫色,继续加入保险粉并加热,无变化。染料在20℃时的溶解度为110g/L,50℃时的溶解度为140g/L。染色的色光为红光蓝色,遇铜离子色光微有变化(4~5),抜白性中等。用于棉、粘胶、羊毛、蚕丝及其织物的连续轧染和直接印花。
公开号CN 103709784 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一种印花用蓝色活性染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结构如结构式(3),与结构式(2)相比,用间氨基苯磺酸替代氨基,染料的溶解度提高至250g/L,25℃下10g/L溶液的比移值从0.92下降至0.87。
公开号CN 104164097 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活性深蓝染料组合物、高溶解度活性深蓝染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用苯胺或乙醇胺替代结构式(2)中的氨基,其结构如结构式(4)和结构式(5)的混合物,其混合物与结构式(2)相比,固色率提高至75%,50℃下溶解度为220g/L,日晒牢度、提升力、匀染性及其染料的稳定性有改善。
公开号CN 106854381 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一种染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用邻氨基苯磺酸替代结构式(2)中的氨基,其结构如结构式(6),结构式(6)与结构式(2)相比,采用GB/T21879-2015测定溶解度为200g/L,水洗牢度为4-5级。
上述结构式(1)-(6)染料都用于传统的纺织印花技术中,随近几年数码喷绘机和纺织墨水的发展,印花技术发生颠覆性变革对“时尚化、个性化、绿色环保”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数码印花顺应市场需求,从根本上弥补了传统印染技术生产周期长,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高,环境污染严重的缺点。但是上述的深蓝活性染料由于染料纯度、杂质问题和稳定性问题,导致难以直接用于数码喷绘中的纺织活性墨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劲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劲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7575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