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中压电动机调速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77513.X | 申请日: | 2017-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251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杨立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安利达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P29/00 | 分类号: | H02P29/00;H02P29/60;H02M7/00;H05K5/04;H05K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92 天津市滨海新区华苑产***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时间设定旋钮 中压电动机 调速装置 螺丝安装孔 调速 机体装置 减速 前板 智能 电动机连接器 电源连接端口 操作台 连接器 同一水平线 液晶显示屏 有机体 固定螺丝 接地端子 上下两端 输出信号 速度刻度 旋钮指示 运行开关 承载板 功能键 散热孔 上翻键 下翻键 旋钮 节约 通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中压电动机调速装置,其结构包括螺丝安装孔、机体装置、散热孔、下翻键、功能键、速度刻度线、运行开关、旋钮、旋钮指示点、上翻键、设定键、液晶显示屏、操作台、前板,螺丝安装孔设于前板上下两端中部,机体装置包括外壳、固定螺丝、保护接地端子、电动机连接器、电源连接端口、输入输出信号连接器、减速时间设定旋钮、加速时间设定旋钮、RS‑通讯、承载板,减速时间设定旋钮与加速时间设定旋钮位于同一水平线,本发明一种智能中压电动机调速装置,结构上设有机体装置,通过减速时间设定旋钮和加速时间设定旋钮,在调速时的精确度大大的提高,不需要人力来控制调速后的使用时间,节约更多人力、物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智能中压电动机调速装置,属于电动机调速领域。
背景技术
电磁调速电动机控制装置其结构主要由外壳体、面盖及设置在外壳体内的电路结构组成,传统的控制装置其外壳体、面盖一般通过螺丝拧紧固定,安装较为麻烦,另外,电路结构上的整流模块是应用于控制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电子装置,它是一种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的装置,传统的整流模块,特别是电磁调速电动机控制装置如KP型可控硅、ZP型整流管均是套入加以螺帽固定封装,安装及接线复杂,且KP型可控硅、ZP型整流管对环境要求高,出现损坏时维修很不方便。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320626079.X的一种电磁调速电动机控制装置,包括外壳体、面盖及设置在外壳体内的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上口部边缘的左右两侧均至少设置一个卡扣,所述面盖下口部边缘的两侧设置与所述卡扣卡接配合的卡槽,但是该现有技术调速时的精确度较低,需要人力来控制调速后的使用时间,需要耗费更多人力、物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中压电动机调速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调速时的精确度较低,需要人力来控制调速后的使用时间,需要耗费更多人力、物力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智能中压电动机调速装置,其结构包括螺丝安装孔、机体装置、散热孔、下翻键、功能键、速度刻度线、运行开关、旋钮、旋钮指示点、上翻键、设定键、液晶显示屏、操作台、前板,所述螺丝安装孔设于前板上下两端中部,所述机体装置与前板通过螺丝连接,所述散热孔贯穿于机体左右表面,所述下翻键设于功能键与上翻键之间,所述速度刻度线设于旋钮四周,所述运行开关安装于旋钮下方,所述旋钮指示点设于旋钮上表面,所述设定键与功能键位于同一水平线,所述液晶显示屏嵌入于操作台上表面,所述机体装置包括外壳、固定螺丝、保护接地端子、电动机连接器、电源连接端口、输入输出信号连接器、减速时间设定旋钮、加速时间设定旋钮、RS-通讯、承载板,所述外壳上表面与承载板下表面相贴合,所述保护接地端子设于固定螺丝右侧,所述电动机连接器与电源连接端口通过导线电连接,所述输入输出信号连接器设于电源连接端口左侧,所述减速时间设定旋钮与加速时间设定旋钮位于同一水平线,所述RS-通讯嵌入于承载板上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操作台后侧与前板前侧相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设定键设于液晶显示屏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运行开关嵌入于操作台上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上表面与前板相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由铝合金材料制成,强度高,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和抗蚀性。
进一步地,所述机体装置为长方体结构并且长30cm、宽15cm、高30cm。
本发明一种智能中压电动机调速装置,结构上设有机体装置,通过减速时间设定旋钮和加速时间设定旋钮,在调速时的精确度大大的提高,不需要人力来控制调速后的使用时间,节约更多人力、物力。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安利达机电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安利达机电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7751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