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嫁接核桃无性系苗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77984.0 | 申请日: | 2017-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439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刘俊修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俊修 |
主分类号: | A01G2/30 | 分类号: | A01G2/30;A01G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43000 四川省自***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嫁接 穗条 单株 核桃 优良无性系 无性系苗 芽苗 砧木 核桃嫁接 核桃种子 三个步骤 有效解决 砧木选择 采穗圃 出圃率 嫁接的 无性系 错开 绑带 出圃 管护 沙床 成活率 地膜 萌芽 补充 培育 生产 建设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嫁接核桃无性系苗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砧木选择、穗条的处理以及嫁接与管护三个步骤,其挑选个头均匀、无病虫核桃种子萌发作为砧木、以优良无性系单株萌芽作为嫁接穗条进行嫁接,用宽3厘米的薄地膜作为绑带绑好,得到嫁接芽苗;将嫁接芽苗置于沙床中进行培育,得到嫁接无性系核桃苗。本发明的穗条出圃率高,单株年出圃穗条达50个,可以有效解决优良无性系单株或采穗圃建设初期穗条供给不足的问题。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嫁接季节提前,错开常规嫁接的时间,可以提高生产数量和经济效益。本发明的方法嫁接成活率高,可以作为当前核桃嫁接方法的有效补充。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嫁接培养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效嫁接核桃无性系苗的方法。
背景技术
核桃在中国被称为“长寿果”,在国外则被叫做“益智果”,从古到今,它都被认为是最适合脑力劳动者食用的坚果。据史料记载,早在我国隋唐科举时代,考生们就以吃核桃来健脑。现代研究证明,因为核桃含磷脂较高,具有促进脑循环、增强记忆力的作用,能够缓解用脑过度。中医认为,核桃“润肌肤、乌须发”;现代营养学则认为,核桃中含有的多种维生素可以让皮肤更加细嫩,面色更加润泽。核桃仁中蛋白质含量仅次于油脂含量,核桃蛋白主要由白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这4类蛋白质组成,分别占核桃蛋白总量6.81%、17.57%、5.33%和70.11%,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包括8种必需氨基酸,且精氨酸、谷氨酸、组氨酸、酪氨酸等含量相对较高,接近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的标准,是一种优质的植物蛋白,消化率可达到85%,具有极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目前,核桃的主要育苗方式包括以下两种,其一为大田芽接体系:夏季芽接,因地适宜,各地每年芽接时间均有所不同,成本小。高原地区芽接,受气候多变影响严重,每年时间均有差异,不易把握最佳时间,嫁接成活率不稳定,且越冬困难,当年保存率小于百分之二十。另外一种育苗方式为大田枝接体系:春季枝接,各地每年枝接时间均有差异,不同方式表现成活率不同,相比芽接而言,成本较高。但是,上述两种育苗方式受气候影响严重,存在嫁接成活率低、平均单位面积出苗量少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高效嫁接核桃无性系苗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高效嫁接核桃无性系苗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砧木选择:挑选个头均匀、无病虫核桃种子,于3-5月清水浸泡1天后埋入沙床,埋藏深度为5-7厘米,浇灌水后覆盖地面,适时补水,待种子萌发,胚芽长至大于或等于5厘米时作为砧木使用;芽苗出土后再作为砧木使用会影响嫁接效果;
(2)穗条的处理:选择优良无性系单株,3-4月芽苗萌动前从苗圃中取苗,平躺置于沙床,覆盖4-5厘米河沙,浇足水分或MS液体养分,外加黑色地膜,起到保湿和增温的作用,适时管护,待萌芽长至大于3-5厘米,摘取该萌芽作为嫁接穗条;
(3)嫁接与管护:将步骤(2)的穗条嫁接到步骤(1)的砧木上,用宽3厘米的薄地膜作为绑带绑好,得到嫁接芽苗;将嫁接芽苗置于沙床中进行培育,得到嫁接无性系核桃苗。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
(1)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其穗条出圃率高,单株年出圃穗条达50个,可以有效解决优良无性系单株或采穗圃建设初期穗条供给不足的问题。
(2)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嫁接季节提前,错开常规嫁接的时间,可以提高生产数量和经济效益。本发明的方法嫁接成活率高,可以作为当前核桃嫁接方法的有效补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一种高效嫁接核桃无性系苗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俊修,未经刘俊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779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苗木芽对芽嫁接方法
- 下一篇:一种野皂角嫁接皂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