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半自动脱粒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80464.5 | 申请日: | 2017-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506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唐平生;庞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万联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F11/06 | 分类号: | A01F11/06;A01F12/22 |
代理公司: | 南宁深之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45123 | 代理人: | 黄南概 |
地址: | 537400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半自动 脱粒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用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半自动脱粒机。
背景技术
中国山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广大山区有着丰富的森林和矿产资源,为发展经济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山区多,平原少,也给大规模商品化生产、生产管理带来了困难;同时,山区由于地形崎岖,交通闭塞,经济文化常常相对落后,并造成耕地资源不足。
山区包括山地、盆地、崎岖的高原,面积广大。约占全国面积的2/3,山区在发展旅游,采矿和农业多种经营等方面优势较大,部分水热条件较好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原,可以发展种植业。但是,山区地面较为崎岖,交通不便,基础设施难度较大,总体来说,山区比较贫穷落后。近几年,山区广泛修路,积极发展旅游业,很多山区产品也走出了山区,走向了城市,使不少的山区人民走向了富裕的道路。
在偏远的山区,地形导致交通不便利以及山区土地少种植面积并不是很大,如需要使用现有的玉米脱粒机设备,设备重,无法搬运到达山区,还存在手动掰下玉米粒,时间长,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设备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半自动脱粒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半自动脱粒机,包括底座和脱粒器;所述的底座上设有电机和风扇;所述的电机设置在底座顶部中间位置;所述的风扇设置在脱粒器的下方,安装在底座的一侧;所述的脱粒器包括脱粒罩和脱粒圈组成;所述的脱粒圈放置在脱粒罩内;所述的脱粒罩一半安装在底座上且脱粒罩另一半伸出底座外面;脱粒罩侧边设有入料口,底部这有出料口;所述的脱粒圈四周设有开口和脱粒齿;电机连接在脱粒圈上。
本发明进一步优化:所述的脱粒罩为方形形状;脱粒罩的入料口为圆形,出料口为方形的开槽。
本发明进一步优化:所述的脱粒圈为圆形,脱粒圈与脱粒罩水平放置;所述的开口为方形的开槽,开口相互间隔的开口长度和位置相互交错布置;所述的脱粒齿为方形的齿,脱粒齿均匀分布在开口的侧边,开口至少有5个交错的开口,脱粒齿至少有10个方形齿。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电机转动脱粒圈,手拿玉米,将另一半玉米放入脱粒罩的入料口,脱粒圈上的脱粒齿对玉米脱粒,玉米粒通过脱粒圈的开口和脱粒罩出料口掉出,风扇将玉米杂质吹飞;将玉米取出,换另一端未脱粒的玉米放入入料口,实现整个玉米脱粒。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设备简单,质量轻,能够快速的将玉米脱粒,提高效率;适用于偏远山区,道路不通的地方。
2.本发明结构连续性强,可以采用现有的设备即可实现。
3.本发明容易在同行业中推广运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脱粒圈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零部件名称及序号:
1-底座,2-电机,3-风扇,4-脱粒器,5-入料口,6-脱粒圈,7-开口,8-脱粒罩,9-脱粒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半自动脱粒机,包括底座1和脱粒器4;所述的底座1上设有电机2和风扇3;所述的电机2设置在底座1顶部中间位置;所述的风扇3设置在脱粒器4的下方,安装在底座1的一侧;所述的脱粒器4包括脱粒罩8和脱粒圈6组成;所述的脱粒圈6放置在脱粒罩8内;所述的脱粒罩8一半安装在底座1上且脱粒罩8另一半伸出底座1外面;脱粒罩8侧边设有入料口5,底部这有出料口;所述的脱粒圈6四周设有开口7和脱粒齿9;电机2连接在脱粒圈6上。
所述的脱粒罩8为方形形状;脱粒罩8的入料口5为圆形,出料口为方形的开槽。
所述的脱粒圈6为圆形,脱粒圈6与脱粒罩8水平放置;所述的开口7为方形的开槽,开口7相互间隔的开口7长度和位置相互交错布置;所述的脱粒齿9为方形的齿,脱粒齿9均匀分布在开口7的侧边,开口7至少有5个交错的开口7,脱粒齿9至少有10个方形齿。
使用时:电机转动脱粒圈6,手拿玉米,将另一半玉米放入脱粒罩8的入料口5,脱粒圈6上的脱粒齿9对玉米脱粒,玉米粒通过脱粒圈6的开口7和脱粒罩8出料口掉出,风扇3将玉米杂质吹飞;将玉米取出,换另一端未脱粒的玉米放入入料口5,实现整个玉米脱粒。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万联重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西万联重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804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