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内胎车轮轮辋整形模具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80933.3 | 申请日: | 2017-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219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冯勋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菏泽振华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14 | 分类号: | B21D3/14;B21D37/10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贵宾 |
地址: | 274009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浮动板 上模板 下模板 轮辋 无内胎车轮 整形模具 内模块 下锥体 上模 铜套 下模 上锥体顶部 调节方便 上下锥体 锥面外套 导向板 上锥体 外模块 整形 导柱 垫板 加工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内胎车轮轮辋整形模具及使用方法,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包括上模板和上锥体,该下模包括下模板和下锥体,所述上模板与下模板通过导柱连接;所述上锥体顶部和上模板之间、下锥体底部和下模板之间均设有铜套,上模板下部、下模板上部均固定有浮动板,该浮动板套设在所述铜套上,所述浮动板上依次固定有垫板和导向板;所述浮动板内、上下锥体锥面外套设有内模块,该内模块外套设有外模块,结构合理、使用可靠,它调节方便、准确,可大大提高轮辋整形后的加工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轮辋整形模具,特别涉及一种无内胎车轮轮辋整形模具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无内胎车轮的轮辋在加工成型后,需要用模具在液压机上整形,现有的一种轮辋整形模具的基本结构为:上模板与一上支承盘活动连接、且两者间设有限位块,支承盘上装有若干与其滑动配合的上模块,下模板与一下支承盘联接,下支承盘上装有若干与其盘滑动配合的下模块,上模块上联接有一小头向下的锥体,各上模块围成有与锥体配合的第一圆台形空间,各下模块也围成有与锥体配合的第二圆台形空间,锥体与两圆台形空间为配合关系,各上模块与上支承盘之间、各下模块与下支承盘之间均设有复位机构。该种整形模具存在的欠缺是:在轮辋被整形后,若其两端的直径有误差,需要对模具进行调整,调整时,仅靠调整限位块的高度往往难以达到较好的效果,使得调整的难度增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无内胎车轮轮辋整形模具及使用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无内胎车轮轮辋整形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包括上模板和上锥体,该下模包括下模板和下锥体,所述上模板与下模板通过导柱连接;所述上锥体顶部和上模板之间、下锥体底部和下模板之间均设有铜套,上模板下部、下模板上部均固定有浮动板,该浮动板套设在所述铜套上,所述浮动板上依次固定有垫板和导向板;所述浮动板内、上下锥体锥面外套设有内模块,该内模块外套设有外模块。
本发明的无内胎车轮轮辋整形模具,所述内模块内表面设置有滑条,所述上、下锥体的端部设置有上模调节螺丝、下模调节螺丝,所述上下锥体由十二块锥体组成,每一块锥体分别对于一个内模块,每一个内模块对应一个外模块。
本发明的无内胎车轮轮辋整形模具的使用方法,所述使用方法包括:
步骤1:将待整形的轮毂放置在所述旋转盘上,通过所述下模芯和所述卡爪对所述轮毂进行定位、夹紧;
步骤2:所述內撑片向外移动并抵于所述轮毂的内侧,使所述轮毂的内圆外涨;
步骤3:所述外压片向内移动并抵于所述轮毂的外侧,使所述轮毂的外圆内缩;
步骤4:所述內撑片和所述外压片复位;
步骤5:检测所述轮毂形状和尺寸;
步骤6:判断所述轮毂的形状和尺寸是否符合标准轮毂的形状和尺寸,若是则执行步骤7,若否则重复步骤2至步骤5直至所述轮毂的形状和尺寸符合标准轮毂的形状和尺寸;
步骤7:所述夹具复位,整形结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无内胎车轮轮辋整形模具的使用方法,结构合理、使用可靠,它调节方便、准确,可大大提高轮辋整形后的加工精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菏泽振华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菏泽振华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809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压器自动整形机
- 下一篇:一种钢管用调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