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专用肥料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81070.1 | 申请日: | 2017-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215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大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祥百事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1/00 | 分类号: | C05G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3 | 代理人: | 刘宏银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专用 肥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肥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专用肥料。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化肥生产和使用的大国,国内施用化肥从1949年的不足0.1%到目前绝大多数作物的种植都在施用化肥,目前我国化肥总产量与施用量均占世界第一。肥料在水稻生产中的地位非常重要,特别是化肥,在农业增产中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化肥的投入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但是目前我国稻区当季化肥利用率大致范围是:氮肥为30~60%,磷肥为10~25%,钾肥为40~70%。
在水稻的生产中,由于肥料的使用存在一些不合理因素,水稻种植过程中重视氮肥的施用,忽略有机肥和微肥的施用,有机肥与无机肥比例严重失衡,施肥不合理以及施肥方法不当导致了肥料利用率较低,导致了水稻作物营养失调、倒伏减产、品质下降,同时耕地土壤性状恶化,严重污染环境。水稻生产潜力和土壤等自然资源效率得不到应有的发挥,限制了水稻产量的提高,最终影响了农民的经济效益并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稻田连年种植,每年不但要从土壤中吸收走大量的氮、磷、钾三要素和一定量的钙、镁、硫、铁等元素,而且还要吸收少量的氯、氯化锰、锰、硼、铜、钼等微量元素,大约为氮的10倍,大量的多种营养元素被吸收,还有一部分被淋溶损失,仅靠无机肥料补充远远不能满足水稻生产需要。必须实行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配合施用。这对于实现水稻高产和养分高效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使用方便、减少劳动用工、增产增收、提高养分利用率、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的专用肥料。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专用肥料,该肥料组分包括:氮,磷酸氢钾4~6质量份,氧化钾6~8质量份,氯化锰2~6质量份,氯化锡3~6质量份。
进一步,所述氮为硝酸铵,氯化铵,硝酸钙,硫硝酸铵,硫酸铵一种或几种混合物。
进一步,所述氮为硫酸铵。
进一步,所述硫酸铵为20质量份。
进一步,所述肥料组分包括:磷酸氢钾5质量份,氧化钾7质量份,氯化锰4质量份,氯化锡5质量份。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水稻专用有机无机复混肥品质好、肥效长、养分利用率高、安全环保,是生产无公害产品的理想肥料;省工将本,将有机肥、无机肥复配,减少用工。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将磷酸氢钾5质量份,氧化钾7质量份,氯化锰4质量份,氯化锡5质量份搅拌60min,形成混合物,再加入硫酸铵为20质量份继续搅拌至混合均匀,即得本发明肥料。
实施例2
将磷酸氢钾4质量份,氧化钾6质量份,氯化锰2质量份,氯化锡6质量份搅拌60min,形成混合物,再加入硝酸铵为20质量份继续搅拌至混合均匀,即得本发明肥料。
实施例3
将磷酸氢钾6质量份,氧化钾8质量份,氯化锰6质量份,氯化锡3质量份搅拌60min,形成混合物,再加入硫硝酸铵为20质量份继续搅拌至混合均匀,即得本发明肥料。
实施例4
将肥料用于水稻种植,施用了本发明肥料的水稻的各项形态指标特别是穗粒数明显 优于纯无机肥处理,实施例1的肥料与纯无机化肥相比亩产量提高67.7公斤/亩,增产率约为14.30%; 实施例2的肥料与纯无机化肥相比亩产量提高61.7公斤/亩,增产率约为11.30%;实施例3的肥料与纯无机化肥相比亩产量提高56.7公斤/亩,增产率约为12.23%。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祥百事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大祥百事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810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