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型淀粉胶黏剂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81727.4 | 申请日: | 2017-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510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宋一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一凡 |
主分类号: | C09J187/00 | 分类号: | C09J187/00;C09J131/04;C08B31/18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地址: | 2715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型 淀粉 胶黏剂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复合型淀粉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氧化反应制备氧化淀粉乳液,以淀粉、水为原料,以高锰酸钾为氧化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在55-65°C不断搅拌下,进行氧化反应,制备氧化淀粉乳液;(2)、交联反应制备接枝淀粉乳液,在80-85°C不断搅拌下溶解聚乙烯醇和交联剂硼酸,加入步骤1制备的氧化淀粉乳液进行交联反应,制备聚乙烯醇接枝淀粉乳液;(3)、聚合反应制备醋酸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乳液,以醋酸乙烯—丙烯酸丁酯为混合单体,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在聚乙烯醇溶液中进行共聚反应制备醋酸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乳液;(4)、混合配制复合型淀粉胶黏剂,将制备的接枝淀粉乳液和醋酸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乳液搅拌混合均匀,制得复合型淀粉胶黏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淀粉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溶解聚乙烯醇过程中加入聚乙烯甲基醚和羧基纤维素,以增加氧化淀粉的粘接强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淀粉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以聚醋酸乙烯—丙烯酸丁酯为混合单体,以过硫酸铵作引发剂,分批加入聚乙烯醇溶液中,在75-85℃下进行共聚反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淀粉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接枝淀粉乳液与醋酸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乳液混合时,加入醋酸乙烯-乙烯共聚物或者聚丙烯酸丁酯—苯乙烯共聚乳液作为增强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淀粉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的具体过程为:先向带夹套的反应釜内加入150质量份的水,在80-100r/min转速搅拌下,加入100质量份的玉米淀粉制成淀粉乳,夹套内通入蒸汽,将淀粉乳加热至55-65℃,取0.4质量份的高锰酸钾做氧化剂,0.2质量份的过硫酸铵做引发剂,以加快反应速度;溶解后分别加入反应釜内,搅拌10min后,保温进行氧化反应1-2h,溶液呈乳白色;将上述溶液保持50-60℃,加入3质量份的30%的NaOH溶液,使氧化淀粉溶胀糊化,制得氧化淀粉乳液。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型淀粉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的具体过程为:取7质量份的聚乙烯醇,2质量份的聚乙烯甲基醚,1质量份的羧基纤维素,20质量份的水投入反应釜,在80-85℃条件下搅拌2-3h,溶解成均一透明液体;冷却至50-60℃,加入上述步骤1制备的氧化淀粉乳液,加入0.2质量份的99%纯度硼酸进行交联反应,从而在淀粉链上形成高聚物分子链,改变淀粉胶黏剂的性能,并以NaOH调节pH为7,制得接枝淀粉乳液。
7.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复合型淀粉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的具体过程为:将100质量份的水加入反应釜,取6质量份的聚乙烯醇和0.1质量份聚氧乙烯辛基苯酚醚-10一同加入水中,加热至80-85℃,搅拌溶解2-3h,冷却至70℃,溶解成透明液体;将80质量份的醋酸乙烯和40质量份的丙烯酸丁酯混合均匀,做为单体,投入计量槽C1,1.9质量份的过硫酸铵溶解成10%的溶液做为引发剂,投入计量槽C2;第一次分别将单体总量的1/7、过硫酸铵总量的2/5投入反应釜,另外加入1质量份的丙烯酸和醋酸钠,使之反应平稳,形成均匀的嵌段共聚物,搅拌10min,反应釜夹套通入蒸汽,将釜内物料加热至60-65℃,停止加热,待自然升温75-85℃,观察冷凝器回流减少,开始由计量槽C1滴加混合单体,控制流加速度约5h内滴完所有单体,以每小时添加过硫酸铵溶液10%的速度滴加过硫酸铵溶液,混合单体加完后,加入全部剩余的过硫酸铵,保温30min,加入8质量份增塑剂邻苯二钾酸二辛酯,向反应釜夹套通冷水降温至50℃以下,制得的醋酸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乳液。
8.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复合型淀粉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的具体过程为:取步骤2制备的70质量份的交联氧化淀粉乳液,步骤3制备的30质量份聚醋酸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乳液在反应釜内搅拌10min,制得复合型淀粉胶黏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一凡,未经宋一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8172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