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线牵引式夹紧的防水线束护套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83318.8 | 申请日: | 2017-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6303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5 |
发明(设计)人: | 杨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管敏富 |
主分类号: | B60R16/02 | 分类号: | B60R16/02;H02G3/04 |
代理公司: | 台州蓝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9 | 代理人: | 王卫兵 |
地址: | 31805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牵引 夹紧 水线 护套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牵引式夹紧的防水线束护套,包括线束、护套本体、夹紧装置和夹紧驱动装置;护套本体由圆环状的支撑中心环、左防水调节部和右防水固定部组成;护套本体一体成型并且由橡胶制成;左防水调节部设置在支撑中心环的左端;右防水固定部设置在支撑中心环的右端;左防水调节部的左端的内圆柱面上固定有圆环状的调节支撑环;支撑中心环正对调节支撑环的端面上设置有夹紧装置;夹紧装置包括若干圆周均匀分布的折叠夹紧单元;折叠夹紧单元包括左折叠部、若干中心折叠部和右折叠部;夹紧驱动装置设置在右防水固定部的右端面上并且用于驱动调节支撑环向右移动。本发明的防水线束护套安装方便,防水性能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束护套,具体涉及一种线牵引式夹紧的防水线束护套。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汽车上的线束往往需要穿过钣金孔,线束和钣金孔之间设置有橡胶环避免钣金孔和线束之间的摩擦,此橡胶环同时起到防水的作用,但是这种橡胶环往往两端直径大、中部直径小,所以造成安装时比较麻烦,并且这种橡胶环的防水效果不是很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线牵引式夹紧的防水线束护套,包括线束、护套本体、夹紧装置和夹紧驱动装置;护套本体由圆环状的支撑中心环、左防水调节部和右防水固定部组成;护套本体一体成型并且由橡胶制成;左防水调节部设置在支撑中心环的左端;右防水固定部设置在支撑中心环的右端;左防水调节部的中部外径大并且向左右逐渐变小;左防水调节部的壁厚均匀等厚;左防水调节部的左端的内圆柱面上固定有圆环状的调节支撑环;支撑中心环正对调节支撑环的端面上设置有夹紧装置;夹紧装置包括若干圆周均匀分布的折叠夹紧单元;折叠夹紧单元包括左折叠部、若干中心折叠部和右折叠部;夹紧驱动装置设置在右防水固定部的右端面上并且用于驱动调节支撑环向右移动;夹紧驱动装置包括若干牵引线;牵引线的左端穿过支撑中心环并且固定在调节支撑环上;线束自左向右穿过调节支撑环、左防水调节部、支撑中心环和夹紧驱动装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调节支撑环的内径大于线束的外径;支撑中心环的中心孔直径小于线束的外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支撑中心环的外圆柱面中部成型有圆弧状凹槽状的限位槽;右防水固定部设置在限位槽的右端;左防水调节部的右端设置在限位槽的左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左折叠部、中心折叠部和右折叠部左右方向的宽度相等;左折叠部的下端成型为自左向右倾斜向上的倾斜面;左折叠部的下端的倾斜面上成型有与左折叠部的下端的倾斜面平行的长方体状的左中心滑轨;左中心滑轨的下端成型为左右方向的水平面;左中心滑轨的右端成型为竖直面;左中心滑轨的前后端面的右下角成型有长方体状的左导向板;左导向板与左折叠部的下端的倾斜面平行;左导向板的右端面与左中心滑轨的右端面平行;左导向板的左端面与左中心滑轨的右端面平行;中心折叠部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与左折叠部的下端的倾斜面平行;中心折叠部的上端面成型有与中心折叠部的上端面平行的中心滑轨槽;中心滑轨槽的右端封口、左端不封口;中心滑轨槽与左中心滑轨配合;中心滑轨槽的前后侧壁分别成型有与左导向板配合的中心导向槽;中心折叠部的下端成型有与左中心滑轨形状相同的中心折叠滑轨;中心折叠滑轨的前后端面上成型有与左导向板的形状相同的中心折叠导板;右折叠部的上端成型有与中心折叠部的下端面平行的倾斜面;右折叠部的上端面上成型有与中心折叠滑轨配合的右中心滑轨槽;右中心滑轨槽的前后侧壁上成型有与中心折叠导板配合的右导向槽;左中心滑轨滑行设置在中心滑轨槽内;左导向板滑行设置在中心导向槽内;左侧的中心折叠部的中心折叠滑轨滑行设置在相邻的右侧的中心折叠部的中心滑轨槽内;左侧的中心折叠部的中心折叠导板滑行设置在相邻的右侧的中心折叠部的中心导向槽内;最右端的中心折叠部的中心折叠滑轨滑行设置在右折叠部的右中心滑轨槽内;最右端的中心折叠部的中心折叠导板滑行设置在右折叠部的右导向槽内;支撑中心环的左端面上镶嵌有圆环状的右支撑环;右折叠部固定在右支撑环的左端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管敏富,未经管敏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833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驾驶辅助装置
- 下一篇:汽车尾门线束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