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团扇扇面的防霉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84160.6 | 申请日: | 2017-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859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胡建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梅香雅筑工艺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5/01 | 分类号: | D06M15/01;D06M13/224;D06M11/44;D06M11/83;D06M11/00;D06M13/00;D06M15/00;D06M10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黄冠华 |
地址: | 215031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元***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霉处理 扇面 防霉剂 附着物 工艺制作 阴凉处 风干 放入 扇骨 霉变 去除 喷洒 浸泡 浸润 清水 取出 保存 | ||
本发明一种团扇扇面的防霉处理方法,S1:将防霉剂配制成浓度为500~1000ppm的水溶液;S2:将扇面放入防霉剂容易中对其进行浸润,浸泡时间24‑48h;S3:将步骤S2中制得的扇面取出,用清水喷洒,去除扇骨上的附着物后,放置阴凉处风干,时间68小时~72小时,通过采用本发明的工艺制作的扇面,经过防霉处理后,不易发生霉变,易于保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扇子制作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团扇扇面的防霉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团扇又称宫扇、纨扇。中国传统工艺品及艺术品。是一种圆形有柄的扇子。团扇起源于中国,现有的团扇采用的面料很多是经过染织而成的各种色彩绚丽的丝绸面料,真丝中的天然纤维中所含的纤维素和蛋白质,有利于罄菌的生长和繁殖,所以真丝也会易于发生霉变。为了防止纺织品的霉变,工厂不得不加大储存到加工的环境条件的改善,但是成本太高,且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团扇扇面的防霉处理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真丝面料的团扇扇面长时间存放后容易霉变的不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团扇扇面的防霉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防霉剂配制成浓度为500~1000ppm的水溶液;
S2:将扇面放入防霉剂容易中对其进行浸润,浸泡时间24-48h;
S3:将步骤S2中制得的扇面取出,用清水喷洒,去除扇骨上的附着物后,放置阴凉处风干,时间68小时~72小时。
进一步的,所述防霉剂包括如下质量份的组分:松树枝4-10份、柠檬5-8份、木质素5-9份、茶麸5-14份、蛇床3-7份、尼泊金丙酯2-5份、茶麸3-7份、纳米氧化锌4-8份、纳米银2-4份和余量水。
进一步的,所述防霉剂包括如下质量份的组分:松树枝5份、柠檬6份、木质素6份、茶麸7份、蛇床4份、尼泊金丙酯3份、茶麸4份、纳米氧化锌5份、柠檬6份、纳米银3份和余量水。
本发明的有意效果在于:通过采用本发明的工艺制作的扇面,经过防霉处理后,不易发生霉变,易于保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一种团扇扇面的防霉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防霉剂配制成浓度为500~1000ppm的水溶液;
S2:将扇面放入防霉剂容易中对其进行浸润,浸泡时间24-48h;
S3:将步骤S2中制得的扇面取出,用清水喷洒,去除扇骨上的附着物后,放置阴凉处风干,时间68小时~72小时;
其中,所述防霉剂包括如下质量份的组分:松树枝5份、柠檬6份、木质素6份、茶麸7份、蛇床4份、尼泊金丙酯3份、茶麸4份、纳米氧化锌5份、纳米银3份和余量水。
通过采用本发明的工艺制作的扇骨,经过防霉处理后,不易发生霉变,易于保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梅香雅筑工艺品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梅香雅筑工艺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841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静电织物及抗静电膜布复合材料
- 下一篇:一种纺织材料的改性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