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木质材料与金属间的钎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84509.6 | 申请日: | 2017-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42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徐雁飞;吕德华;丁国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武船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1/19 | 分类号: | B23K1/19;B23K1/20;B23K103/18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王维 |
地址: | 266555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木质 材料 金属 钎焊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木质材料与金属间的钎焊方法,涉及焊接领域,包括:木材待钎焊表面制备三氧化二铝涂层,并打磨金属待钎焊表面,木材待钎焊表面和金属待钎焊表面相对并夹持钎料箔,加热木材、钎料箔和金属,完成木材和金属间的钎焊连接。所述木材待钎焊表面的三氧化二铝涂层通过低压冷喷涂工艺制备。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木材与金属间连接的便捷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焊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木质材料与金属间的钎焊方法。
背景技术
木质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液化天然气、液化石油气运输船舶的低温液货舱壁的隔热层,同时木质材料与低温液货舱壁间固定,利用木质材料的高阻热性来保证液化天然气或液化石油气的安全运输。
对于木质材料与低温液货舱壁间的固定,现普遍采用的是榫卯型式的非永久性连接方式,但采用榫卯形式的连接方式,对木质材料与低温液货舱壁的结构要求更高,增加了木质材料与低温液货舱壁的加工、安装难度,同时采用榫卯的连接方式,木质材料与低温液货舱壁间会存在缝隙,降低低温液货舱的隔热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木质材料与金属间的钎焊方法,有效提高木材与金属间连接的便捷性。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在木材的待钎焊表面制备三氧化二铝涂层,并打磨金属待钎焊表面,木材待钎焊表面和金属待钎焊表面相对并夹持钎料箔,加热木材、钎料箔和金属,完成木材和金属间的钎焊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金属的熔点大于200℃,所述木材的气干密度大于0.35g/cm3。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钎剂为活性树脂基钎剂,所述钎料箔为Sn50PbCd,且钎料箔的厚度为50~100μm。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木材待钎焊表面的三氧化二铝涂层通过低压冷喷涂工艺制备。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三氧化二铝涂层的厚度为50~100μm。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木材待钎焊表面制备三氧化二铝涂层前,还需对木材进行干燥、除毛束、除污物及除树脂处理。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木材干燥后的含水率为5%~10%。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对于钎料箔和打磨后的金属,还进行清洁处理,具体为:
将金属和钎料箔放入丙酮中进行超声波清洗,再用无水乙醇冲洗并吹干。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使用加热炉对木材、钎料箔和金属进行加热,对于木材、钎料箔和金属的加热,具体为:
以30~40℃/min的速度升温至70~90℃并保温2~4min,再以20~30℃/min的速度升温至150~160℃并保温4~6min,然后在加热炉中冷却至70℃,取出自然冷却至室温。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使用加热炉对木材、钎料箔和金属进行加热,对于木材、钎料箔和金属的加热,具体为:
以50℃/min的速度升温至80℃并保温3min,再以25℃/min的速度升温至155℃并保温5min,然后在加热炉中冷却至70℃,取出自然冷却至室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一种木质材料与金属间的钎焊方法的优点在于:
(1)通过钎焊的方式将低温液货舱壁与木材进行连接,降低了木材与低温液货舱壁间的连接安装难度,同时采用钎焊,木材与低温液货舱壁间无缝,有效保证了低温液货舱壁隔热层的阻热性能。
(2)在木材表面制备三氧化二铝涂层,然后使用低温即可通过钎料箔将木材与金属进行钎焊,降低能量消耗,节约资源。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武船重工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武船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845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