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量转化型的砌块成型机减振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85468.2 | 申请日: | 2017-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776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杨光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定远县双远新型建筑材料厂 |
主分类号: | B28B17/00 | 分类号: | B28B17/00;F16F15/04;F16F1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94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量 转化 砌块 成型 机减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砌块成型机的减振相关,特别是涉及一种能量转化型的砌块成型机减振装置。
背景技术
砌块成型机是以粉煤灰、河沙、石子、石粉、粉煤灰、废陶粒渣、冶炼渣等材料添加少量水泥生产新型墙体砌块的机器,上述材料与水泥需放置在模具中,并通过振动电机混合均匀,从而形成模具形状的砌块。
但是现有砌块成型机振动电机产生的振动不仅会作用于模具上,还会通过模具传递到该砌块成型机的其他部件上,容易造成其他部件的损伤,从而不利于砌块成型机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能避免砌块成型机其他部件受振动的能量转化型的砌块成型机减振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能量转化型的砌块成型机减振装置,包括连接支撑座,所述连接支撑座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通过第二帄面涡旋簧与连接杆相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有调节旋钮和连接轴,所述连接杆的外侧通过棘爪与连接支撑座相连接,所述连接轴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帄面涡旋簧,所述连接轴的外侧连接有转辊,所述转辊通过减振杆与模具相连接,所述减振杆的内部设置有吸声板,所述吸声板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橡胶片,所述第一橡胶片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橡胶片,所述第二橡胶片的下方设置有第三橡胶片,所述第三橡胶片的下方设置有真空层。
在一实例中,所述模具外侧面的下端采用滑动连接的方式与连接支撑座相连接,且连接支撑座的结构形状为“凹”型。
在一实例中,所述减振杆均匀的分布于模具的下端,且减振杆的排数为四排,且每排减振杆均处于2个转辊之间。
在一实例中,所述转辊采用啮合的方式与减振杆相连接,且转辊的个数为减振杆个数的两倍。
在一实例中,所述吸声板为多孔结构,且吸声板的结构形状与减振杆上表面的结构形状相同。
在一实例中,所述连接杆通过棘爪与连接支撑座啮合连接,且连接支撑座、连接杆和棘爪构成棘轮机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能量转化型的砌块成型机减振装置设置连接支撑座、通孔、连接杆和棘爪构成的棘轮机构,能便于调节转辊的转动,从而便于该减振装置适用于不同型号功率的振动电机,设置第二帄面涡旋簧,能便于在外拉连接杆打破棘轮机构后,连接杆自动反向转动,使该减振装置自动复位,设置第一帄面涡旋簧、连接轴、转辊和减振杆,能使振动能转化为转辊的转动动能,并通过第一帄面涡旋簧的储能释能消耗掉,设置吸声板、第一橡胶片、第二橡胶片、第三橡胶片和真空层的设计,能通过噪音转化成第一橡胶片、第二橡胶片和第三橡胶片的振动能,且通过第一橡胶片、第二橡胶片和第三橡胶片的弹性消耗掉,且能够通过真空层阻止噪音向外界传播,从而能有效的控制砌块成型机的噪音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A点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减振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调节旋钮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连接支撑座,2、模具,3、调节旋钮,4、减振杆,5、连接轴,6、第一帄面涡旋簧,7、转辊,8、吸声板,9、第一橡胶片,10、第二橡胶片,11、第三橡胶片,12、真空层,13、通孔,14、连接杆,15、第二帄面涡旋簧,16、棘爪。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5,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能量转化型的砌块成型机减振装置,包括连接支撑座1,连接支撑座1上设置有通孔13,且通孔13通过第二帄面涡旋簧15与连接杆14相连接,连接杆14通过棘爪16与连接支撑座1啮合连接,且连接支撑座1、连接杆14和棘爪16构成棘轮机构,能便于调节转辊7的转动,从而能使该减振装置用于不同型号功率的振动电机;
在一实例中,连接杆14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有调节旋钮3和连接轴5,且连接杆14的外侧通过棘爪16与连接支撑座1相连接,连接轴5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帄面涡旋簧6,且连接轴5的外侧连接有转辊7,转辊7采用啮合的方式与减振杆4相连接,且转辊7的个数为减振杆4个数的两倍,能便于减振杆4的上下移动带动转辊7转动,从而能使振动能转化为转辊7的转动动能,从而有利于振动能的消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定远县双远新型建筑材料厂,未经定远县双远新型建筑材料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854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骨复合石膏墙板生产工艺
- 下一篇:一种陶瓷生产用原料混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