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交换机的选择主交换板的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85590.X | 申请日: | 2017-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481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军;徐彦召;孔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盛科网络(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939 | 分类号: | H04L12/939;H04L12/24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35 | 代理人: | 杨林洁 |
地址: | 215021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交换机 选择 交换 方法 装置 | ||
1.一种选择主交换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第一交换板的第一主备状态值和第二交换板的第二主备状态值,所述第一主备状态值和第二主备状态值取值范围都为二进制数1和0,所述二进制数1和0中的一个对应主交换板状态,另一个对应备交换板状态;
将第一主备状态值取反之后的值和第二主备状态值做与运算,得到第三主备状态值;
在确定第三主备状态值对应备交换板状态时,主交换板为第一交换板;在确定第三主备状态值对应主交换板状态时,主交换板为第二交换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选择主交换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将第一主备状态值取反之后的值和第二主备状态值做与运算,包括:在确定将第一主备状态值和第二主备状态值不相等时,将第一主备状态值取反之后的值和第二主备状态值做与运算;
在确定将第一主备状态值和第二主备状态值相等时,则出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选择主交换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二进制数1和0中的一个对应主交换板状态,另一个对应备交换板状态,包括:所述二进制数1对应主交换板状态,二进制数0对应备交换板状态;
所述在确定第三主备状态值对应备交换板状态时,主交换板为第一交换板;在确定第三主备状态值对应主交换板状态时,主交换板为第二交换板,包括:在确定第三主备状态值等于0时,主交换板为第一交换板;在确定第三主备状态值等于1时,主交换板为第二交换板。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的选择主交换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二进制数1和0中的一个对应主交换板状态,另一个对应备交换板状态,包括:所述二进制数0对应主交换板状态,二进制数1对应备交换板状态;
所述在确定第三主备状态值对应备交换板状态时,主交换板为第一交换板;在确定第三主备状态值对应主交换板状态时,主交换板为第二交换板,包括:在确定第三主备状态值等于1时,主交换板为第一交换板;在确定第三主备状态值等于0时,主交换板为第二交换板。
5.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的选择主交换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控制数据通道切换开关将接口板连接到主交换板。
6.一种选择主交换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模块: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交换板的第一主备状态值和第二交换板的第二主备状态值,所述第一主备状态值和第二主备状态值取值范围都为二进制数1和0,所述二进制数1和0中的一个对应主交换板状态,另一个对应备交换板状态;
运算模块,用于将第一主备状态值取反之后的值和第二主备状态值做与运算,得到第三主备状态值;
判断模块,用于在确定第三主备状态值对应备交换板状态时,主交换板为第一交换板;在确定第三主备状态值对应主交换板状态时,主交换板为第二交换板。
7.一种选择主交换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模块:
用于输入第一交换板的第一主备状态值的第一输入端、用于输入第一交换的第二主备状态值的第二输入端、用于输出信号的信号输出端、反相模块和与运算模块;
所述第一输入端连接到反相模块的输入端,所述反相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到与运算模块的一个输入端,所述第二输入端连接到与运算模块的另一输入端;所述与运算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到信号输出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选择主交换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模块:
连接到信号输出端的数据通道切换开关,所述数据通道切换开关在确定所述信号输出端所输出的信号对应备交换板状态时,将接口板连接到第一交换板;所述数据通道切换开关在确定所述信号输出端所输出的信号对应主交换板状态时,将接口板连接到第二交换板。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选择主交换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相模块为非门。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选择主交换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相模块为NPN晶体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盛科网络(苏州)有限公司,未经盛科网络(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8559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