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柱式可充电电池与基座的连接结构及连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88143.X | 申请日: | 2017-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941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7 |
发明(设计)人: | 杨钢;王红斌;汪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晶丰电子封装材料(武汉)有限公司;苏州市莱赛电车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528 | 分类号: | H01M50/528;H01M50/531;H01M50/536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俞鸿;王虹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东***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柱式可 充电电池 基座 连接 结构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柱式可充电电池与基座的连接结构,包括周向设有负极金属壳的柱式可充电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金属壳上设有金属材质的L形负极延长片,所述负极延长片为第一延长臂、第二延长臂.连接而成,所述第一延长臂与负极金属壳固定连接且电性连通,第二延长臂朝外延伸与基座焊接或螺栓连接。本发明通过在负极金属壳上设置负极延长片,即使负极延长片与基座焊接时产生高温,负极金属壳也不受影响,因此普通焊接工艺即可完成与基座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柱式可充电电池,具体地指一种柱式可充电电池与基座的连接结构及连接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由于柱式可充电电池,比如锂电池,不能耐受高温,特别是负极,一般来说高于50℃就有可能损害电池,因此车载柱式可充电电池与基座的组装连接一般采用三种电极连接方式:1.激光焊接;2.超声波焊接;3.机械夹紧。动力电池电芯的制造由于遵循“轻便”原则,通常会采用较“轻”的铝材质,而且还要做得更“薄”,一般壳、盖、底的厚度基本都要求达到1.0mm以下,目前一些主流厂家的基本材料厚度均在0.8mm左右。
由于电力电池的材质和厚度,这三种方式应用中均有缺陷:1.激光焊接设备的投入高,工艺要求高,焊接过程中极易出现热裂纹和炸火问题,导致接头处性能较差,不良率较高;2.超声波焊接设备的投入高,工艺要求高,由于外壳极薄,极易击穿,导致不良率较高;3.机械夹具在使用震动中不免松动,接触不良,更甚在开合瞬间产生火花,造成局部高温损坏电池。
因此,需要开发出一种结构简单、连接牢固、操作容易的柱式可充电电池与基座的连接结构及连接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连接牢固、操作容易的柱式可充电电池与基座的连接结构及连接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柱式可充电电池与基座的连接结构,包括周向设有负极金属壳的柱式可充电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金属壳上设有金属材质的L形负极延长片,所述负极延长片为第一延长臂、第二延长臂.连接而成,所述第一延长臂与负极金属壳固定连接且电性连通,第二延长臂朝外延伸与基座焊接或螺栓连接。第二延长臂朝外延伸与基座螺栓连接时连接处涂有室温固化导电胶。
优选的,所述负极金属壳与负极延长片一体成型。
优选的,所述第一延长臂与负极金属壳焊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延长臂与负极金属壳通过单面胶带或双面胶带粘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延长臂外表面横向贴有两端超过负极延长片的单面胶带,所述单面胶带两端与负极金属壳粘接将负极延长片固定,所述第一延长臂内表面与负极金属壳间设有室温固化导电胶。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延长臂内表面与负极金属壳间设有导电双面胶带。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延长臂内表面与负极金属壳间设有非导电双面胶带,所述非导电双面胶中间开有导电孔,导电孔内设有室温固化导电胶,所述室温固化导电胶将第一延长臂.与负极金属壳电性连通。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的柱式可充电电池与基座的连接结构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为:a.将负极延长片第一延长臂与负极金属壳贴合连接且电性连通;b.将第二延长臂与基座焊接或螺栓连接。
优选的,步骤为:a.将负极延长片第一延长臂与负极金属壳通过单面胶带或双面胶带贴合连接,第一延长臂、负极金属壳贴合处涂设室温固化导电胶电性连通;b.将第二延长臂与基座焊接或螺栓连接。
优选的,步骤为:
a.将负极延长片第一延长臂内表面涂上室温固化导电胶,外表面贴上单面胶带,单面胶带两端贴在负极金属壳上将负极延长片固定,将室温固化导电胶固化使负极延长片与负极金属壳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晶丰电子封装材料(武汉)有限公司;苏州市莱赛电车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晶丰电子封装材料(武汉)有限公司;苏州市莱赛电车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8814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树液收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池极耳生产线及其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