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级隔音玻璃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89625.7 | 申请日: | 2017-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65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庄广勇;赵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临泉县强钢钢化玻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6/00 | 分类号: | C03C6/00;C03C1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天河万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18 | 代理人: | 刘强;陈轩 |
地址: | 236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隔音 玻璃 材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纳米级隔音玻璃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30℃温水浴中,准确称取4份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溶于7.8份乙醇和16.5份去离子水的混合溶液中,形成含有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混合液; 步骤2、向混合液中添加3份浓度为12mol/L的氨水搅拌10分钟后,加入21份Cu-BTC-SiO2纳米材料和3份硅酸四乙酯搅拌30分钟,溶液变为白色悬浊液,然后加入2.3份磷酸三乙酯,搅拌30分钟,再准确称取4.8份四水硝酸钙搅拌;最后加入5.8份六水硝酸镧,搅拌12小时,抽滤,利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各洗涤3次,得到白色沉淀; 步骤3、将上述得到的白色沉淀在60℃烘箱中烘干,在马弗炉中650℃高温锻烧3小时,得到玻璃前体; 步骤4、称取1.35份无水碳酸钠、35份玻璃前体、50份去离子水,置于三口烧瓶中,在30℃水浴中刻蚀30分钟,最后以8500r/min离心,并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各洗涤2次,得到湿白色沉淀,放入60℃烘箱干燥,得纳米级隔音玻璃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纳米级隔音玻璃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u-BTC-SiO2纳米材料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1、将10份二氧化硅粉、0.3份聚丙烯酸钠、19.4份茨烯、2.9份叔丁醇和0.5份氧化钇混合放入烧瓶中,在75℃下均匀搅拌,得到浆料; 步骤2、将浆料倒入模具中,在-16℃下放置,得到成型为柱状的二氧化硅陶瓷颗粒塑坯; 步骤3、将二氧化硅陶瓷颗粒塑坯先在-16℃下放置12h,然后将其放入冷冻干燥机中在-60℃条件下干燥6h,最后以4℃/min的速度升温进行高温烧结,升温至1000℃,保温3h,冷却后得到多孔二氧化硅陶瓷载体; 步骤4、取2份均苯三甲酸与质量分数为95%的乙醇溶液25份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有机配体溶液,取5份多孔二氧化硅陶瓷载体放入上述制得的有机配体溶液中,浸泡12h,抽滤,将过滤后所得样品放入25份质量分数为95%的乙醇溶液中,加入4.8份三水硝酸铜,搅拌均匀,在80℃下反应,过滤、清洗,并在100℃下烘干处理,得到多孔二氧化硅陶瓷负载Cu-MOF,即纳米材料Cu-BTC-SiO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临泉县强钢钢化玻璃有限公司,未经临泉县强钢钢化玻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8962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