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叠层结构钻削轴向力的预测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90599.X | 申请日: | 2017-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3254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骆彬;张开富;王润孝;侯国义;程晖;刘书暖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11569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戈<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710000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轴向 预测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叠层结构钻削轴向力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层结构钻削轴向力的获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单层结构变形引起的附加进给率,获得钻头的动态进给率;
根据所述动态进给率,采用微元化钻削刃的方式,建立单层结构的钻削轴向力模型;具体步骤包括:
利用公式(3)计算钻头的钻削刃的前角γ;
其中,p为钻头的半顶角,ψ为钻头的横刃切角,θ为钻头的螺旋角,μ进给速度与切削速度的夹角,f0为设定进给率,r为钻削刃选定点的轴线间距,为垂直于轴线的平面内切削刃与选定点径向之间的夹角,w为钻头的半韧带厚度,Rch横刃半径,R为钻头半径;
利用公式(4)计算钻头的钻削刃的刃倾角i;
根据所述动态进给率、所述钻削刃的前角和所述钻削刃的刃倾角,利用公式(5),建立钻削轴向力模型;
F(t)=G(t)f (5);
其中,G(t)为轴向力系数,f为动态进给率;
根据公式(6)计算轴向力系数;
G(t)=(Ga(t)kc1+Gb(t)kc2)f-α (6);
其中,kc1、kc2为材料相关系数,α为材料切削系数,Ga(t)和Gb(t)为刀具形状相关系数;
其中,ns为钻头的转速,h为单层结构厚度,hlip为钻头的钻削刃高度,R为钻头半径,w为半韧带厚度,Rch为横刃半径,p为钻头的半顶角;
将叠层结构的钻削过程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根据所述单层结构的钻削轴向力模型,建立每个阶段的叠层结构的钻削力模型;具体步骤包括:
根据叠层结构的钻削过程包括接触、分离、进入和回弹,将叠层结构的钻削过程分为分离前阶段和分离后阶段;
根据单层结构的钻削轴向力模型建立分离前阶段的叠层结构的钻削轴向力模型;
根据单层结构的钻削轴向力模型建立分离后阶段的叠层结构的钻削轴向力模型;
获取叠层结构的物理参数、钻头的物理参数和钻头的给定进给率;
根据叠层结构的物理参数、钻头的物理参数和钻头的给定进给率,利用每个阶段的叠层结构的钻削力模型,预测叠层结构的每个阶段的钻削轴向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层结构钻削轴向力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单层结构变形引起的附加进给率,计算钻头动态进给率,具体包括:
利用公式(1),计算单层结构的刚度K;
K=CKEbh3/l3 (1)
其中,CK为刚度系数,E为被切削材料的弹性模量,b为单层结构宽度,h为单层结构的厚度,l单层结构的支撑长度;
根据单层结构的刚度K,利用公式(2),表示钻头的动态进给率f;
其中,f0为给定进给率,F'(t)为钻削轴向力的一阶微分,ns为钻头的转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层结构钻削轴向力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单层结构的钻削轴向力模型建立分离前阶段的叠层结构的钻削轴向力模型,具体步骤包括:
根据分离前阶段叠层机构的上层板和下层板具有相同的动态进给率,利用公式(7)表示分离前阶段的叠层结构的钻削力模型,
其中,Gtp(t)为上层板的钻削轴向力系数,Gbt(t)为下层板的钻削轴向力系数,Ktp为上层板的刚度系数,Kbt为下层板的刚度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9059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体素的人体外照射剂量仿真方法
- 下一篇:一种柔性面板仿真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