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阻燃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91341.1 | 申请日: | 2017-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365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杨宝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海达门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83/00 | 分类号: | C08F283/00;C08F218/08;C08F2/44;C08K13/02;C08K5/3492;C08K3/04;C08K3/32;C08K5/0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1718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阻燃材料 钛酸酯偶联剂 醋酸乙烯脂 钙锌稳定剂 规模化生产 材料来源 聚氨酯胶 聚磷酸铵 三聚氰胺 新型材料 抗氧剂 石墨粉 硬脂酸 阻燃 | ||
一种阻燃材料,所述阻燃材料由质量为以下百分比的各组分组成:12%~24%抗氧剂、11%~15%钛酸酯偶联剂、1%~3%聚磷酸铵、1%~3%三聚氰胺、1%~3%石墨粉、3%~12%聚氨酯胶、1%~5%硬脂酸、5%~8%钙锌稳定剂,余量为醋酸乙烯脂。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本新型材料工艺简单,材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阻燃效果好,易于规模化生产,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材料,特别是涉及一种阻燃材料。
二、背景技术
阻燃材料是能够抑制或者延滞燃烧而自己并不容易燃烧的材料,广泛应用于服装、石油、化工、冶金、造船、消防、国防等领域。
就现在而言由于除了一些无毒无害的无机阻燃剂,氢氧化镁,氢氧化铝等。卤系(溴系和氯系)阻燃剂的应用也十分广泛,主要原因是卤系阻燃剂的添加量相对来说比较少,卤系特别是溴系阻燃剂的阻燃效率特别高。就现在的情况来看,卤和具有协同效应的卤—锑系统在世界阻燃剂用量中已占据主要份额,其中用量最大的是溴系阻燃剂,主要有四溴双酚A、十溴联苯醚、四溴邻苯二甲酚酐、二溴新戊二醇,1986年据瑞士科学家报道,多溴二苯醚燃烧时,生成有毒致癌的多溴代二苯并二口恶烷及二苯并呋喃,同年德国也有类似报道。反对卤化物作为阻燃剂的科学家(包括生态学家、环境学家、绿色化学家)出现在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北欧的德国和瑞典),有关含卤化物的阻燃剂带来的环境安全问题在些地方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阻燃材料绿色化的关键是阻燃剂的选择。阻燃剂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方向应该是非PBT、非CMR物质,而不是无溴或无卤。聚合型或大分子阻燃剂由于其结构上具有与生俱来的低毒性、非生物累积性而使之成为绿色环保阻燃剂热点发展方向。
现阶段研究一种工艺简单,材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阻燃效果好,易于规模化生产,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的阻燃材料十分的重要。
三、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新型材料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阻燃材料。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方案的一种阻燃材料,所述阻燃材料由质量为以下百分比的各组分组成:12%~24%抗氧剂、11%~15%钛酸酯偶联剂、1%~3%聚磷酸铵、1%~3%三聚氰胺、1%~3%石墨粉、3%~12%聚氨酯胶、1%~5%硬脂酸、5%~8%钙锌稳定剂,余量为醋酸乙烯脂。
所述阻燃材料由质量为以下百分比的各组分组成:15%抗氧剂、12%钛酸酯偶联剂、2%聚磷酸铵、1%三聚氰胺、3%石墨粉、7%聚氨酯胶、4%硬脂酸、6%钙锌稳定剂,余量为醋酸乙烯脂。
所述阻燃材料由质量为以下百分比的各组分组成:21%抗氧剂、14%钛酸酯偶联剂、2%聚磷酸铵、2%三聚氰胺、2%石墨粉、5%聚氨酯胶、2%硬脂酸、7%钙锌稳定剂,余量为醋酸乙烯脂。
所述阻燃材料由质量为以下百分比的各组分组成:19%抗氧剂、12%钛酸酯偶联剂、3%聚磷酸铵、3%三聚氰胺、3%石墨粉、5%聚氨酯胶、1%硬脂酸、8%钙锌稳定剂,余量为醋酸乙烯脂。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本新型材料工艺简单,材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阻燃效果好,易于规模化生产,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四、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阻燃材料,将15kg抗氧剂、12kg钛酸酯偶联剂、2kg聚磷酸铵、1kg三聚氰胺、3kg石墨粉、7kg聚氨酯胶、4kg硬脂酸、6kg钙锌稳定剂,50kg醋酸乙烯脂混合制成100kg阻燃材料,本新型材料工艺简单,材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阻燃效果好,易于规模化生产,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海达门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海达门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913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