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炭基马铃薯缓释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91606.8 | 申请日: | 2017-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362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陈燕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燕蓉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02;C05G3/04;C05G5/00 |
代理公司: | 南宁深之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23 | 代理人: | 徐国华 |
地址: | 530021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马铃薯 生物炭 专用肥 缓释 制备 聚天门冬氨酸 羧甲基淀粉钠 土壤调节剂 重量份数比 脲酶抑制剂 肥料加工 加工产品 畜禽粪便 微量元素 八仙草 复合菌 海泡石 假酸浆 苦皮藤 膨润土 石灰粉 蜘蛛丝 氮肥 萹蓄 钾肥 磷肥 废弃物 林业 | ||
本发明属于肥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生物炭基马铃薯缓释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该生物炭基马铃薯缓释专用肥各组成成分及其重量份数比为林业加工产品废弃物50~60份、畜禽粪便50~60份、海泡石4~6份、膨润土6~8份、羧甲基淀粉钠20~25份、蜘蛛丝20~30份、石灰粉2~3份、假酸浆粉15~20份、聚天门冬氨酸6~8份、萹蓄10~15份、苦皮藤12~14份、八仙草10~12份、氮肥20~25份、磷肥10~12.5份、钾肥40~50份、微量元素肥2~4份、复合菌8~14份、脲酶抑制剂2~6份、土壤调节剂3~7份、水适量。本发明的生物炭基马铃薯缓释专用肥,能有效提高马铃薯的产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肥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生物炭基马铃薯缓释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马铃薯又称土豆、地蛋、洋山芋等,属茄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块茎可食,扁圆形或高15-80厘米,球形,无毛或被疏柔毛。马铃薯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稻谷和玉米。马铃薯块茎中含有8~29%的淀粉及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丰产性好,适应性广,已经逐步成为人类重要的粮食、蔬菜、饲料和工业原料,并且已列入我国主粮之一。可以说,马铃薯将是21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主要农作物之一。
马铃薯生长过程中需要营养成分来维持机体的各项活动,但是,自然界风化的矿物质无法满足马铃薯快速生长的需要,导致养分缺乏,需要进行人为辅助添加。在马铃薯生长过程中施加肥料,人为地改变土壤的演化过程来满足马铃薯生长过程中的营养需求。于是出现了复合肥、复混肥、测土配方肥等,以此来满足马铃薯的均衡营养吸收。但是这些肥料大都是化学肥料,对环境的污染较大,且肥效短易流失,需要不断地给马铃薯施加,容易造成富营养或者营养缺乏的问题,甚至造成土壤板结。
生物质炭是指植物或动物生物质在缺氧的条件下进行高温处理,其中的部分有机质中的油和气燃烧掉后剩余的高碳物质。它含有大量的碳和植物营养物质、具有丰富的孔隙结构、较大的比表面积且表面含有较多的含氧活性基团,是一种多功能材料。生物炭具有改良土壤,改善土壤环境等作用,但是生物炭自身含有的营养物质有限,不能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需求。为了弥补生物炭的不足,将生物炭作为载体,与肥料混合制成生物炭基肥料,生物炭基肥料将生物炭和普通肥料有机结合起来,具有延缓土壤中肥料释放,降低养分损失,提高肥料养分利用率,减少化肥使用次数和数量、降低环境污染等优点。
中国专利201310705687.4公开了一种土豆专用缓释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该土豆专用缓释有机肥由木质素、硅藻土、凹凸棒土、腐殖酸、钙基膨润土、氮肥、钾肥、农用稀土和水组成,其制备方法为各组分溶解搅拌后混合制粒而成。该土豆专用缓释有机肥通过各组份的协同作用大大提高了有机肥的利用率以及土豆的出产率,同时有效解决了作物富营养或缺素症问题。
中国专利201710339246.5公开了一种马铃薯用缓释肥,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发酵牛粪、生物炭、沼渣、多肽脲素、硝酸铵、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硫酸钾、硝酸钾、改性凹凸棒土、石灰粉、蛭石粉、柠檬酸、酒石酸、腐殖酸钠、赤霉素、油菜素内酯、木糖醇渣、芝麻壳、艾草粉。该发明只是说明用常规制备工艺得到,并未对具体的操作步骤做具体说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炭基马铃薯缓释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该生物炭基肥能够有效促进马铃薯产量的提高,针对性强,肥效周期长,养肥不易淋失,环境污染少,不会破坏土壤结构。
本发明的方案是通过这样实现的:一种生物炭基马铃薯缓释专用肥,该生物炭基马铃薯缓释专用肥各组成成分及其重量份数比为林业加工产品废弃物50~60份、畜禽粪便50~60份、海泡石4~6份、膨润土6~8份、羧甲基淀粉钠20~25份、蜘蛛丝20~30份、石灰粉2~3份、假酸浆粉15~20份、6~8份聚天门冬氨酸、萹蓄10~15份、苦皮藤12~14份、八仙草10~12份、氮肥20~25份、磷肥10~12.5份、钾肥40~50份、微量元素肥2~4份、复合菌8~14份、2~6份脲酶抑制剂、3~7份土壤调节剂、水适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燕蓉,未经陈燕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916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月季花盆栽培养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大岩桐无土栽培的方法